[发明专利]一种原位转化型磷回收材料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4137.4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0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发之;汪雪春;谢志勇;李国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04 | 分类号: | B01J20/04;B01J20/30;C02F1/28;C02F1/5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化学转化型磷回收材料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通过25~35℃搅拌条件下,将配制好的碳酸盐溶液以固定速度加入气体保护的镁盐溶液中,搅拌10~30min,30℃陈化1~4h,分离出固相,干燥即得到花状碳酸镁磷回收用材料,该方法简单易行,耗能低、耗时短,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所得磷回收用材料基于原位化学转化解析出镁离子与溶液中的磷酸根结合生成难溶的磷酸镁,能在室温下进行除磷,具有吸附速度快、适应大部分自然水源的pH和使用安全等优点,是一种性价比比较高的除磷吸附剂,为磷污染控制提供新的手段,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转化 回收 材料 制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原位化学转化型磷回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化学转化型磷回收材料为花状结构,吸附磷后变为棒状结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列具体步骤:(1)分别配制同浓度0.5~1.0mol/L的碳酸盐和镁盐溶液,按照CO32‑和Mg2+摩尔比1:1的比例,25~35℃搅拌条件下,将配制好的碳酸盐溶液以固定速度加入气体保护的镁盐溶液中;(2)将上述溶液搅拌反应10~30min后,30℃陈化1h,分离出固相,无水乙醇洗涤一次,在40~80℃干燥即得到磷回收用材料,其中,所述碳酸盐为碳酸钠,镁盐为六水合氯化镁;所述气体为氮气;所述碳酸盐溶液的加入速度为3.0mL/min;所述气体保护在25~35℃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6413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创可贴
- 下一篇:一种基于室内LED可见光通信lifi技术的智能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