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H参数法的机器人运动学教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1420.5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8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赵南生;杨浩;孙宇航;黄薛佺;罗晓冬;刘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H参数法的机器人运动学教具,包括底座、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采用移动副、且可锁紧的机构实现杆长可调整;采用转动副、且可锁紧的机构实现关节轴扭角可调整;采用移动副,且可锁紧的机构实现公垂线偏置可调整。本发明可以让学生了解与体会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参数 机器人 运动学 教具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D-H参数法的机器人运动学教具,其特征是:包括底座、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底座由上底板(12)和下底板(11)用四颗内六角螺钉结合在一起;在下底板(11)的中心部位有加工好的矩形凹槽,定心轴承(51)放于所述凹槽之中,用于第一连杆(41)的定位;第一步进电机(31)通过其轴端小齿轮(311)与齿轮(61)啮合带动第一连杆(41)旋转,其中第一步进电机通过加工的凹槽(121)定位在上底板(12)上,凹槽中有四个孔,供螺钉通过,并将第一步进电机固连在上底板(12)上;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41),第一连杆(41)通过直角连接件(71)与大空心连杆(421)连接,大空心连杆(421)通过锥形拧紧件(4211)与小空心连杆 (422)连接;第一步进电机(31)作为动力源,使第一连杆(41)转动,并带动与之连接的大、小空心连杆转动,实现连杆转角θ1 的变化;第一连杆机构长度的改变通过松动锥形拧紧件(4211),使小空心连杆(422)的移动,改变大空心连杆和小空心连杆构成的连杆长度a1 ,长度由a1 变化到a1 +Δa;第二连杆机构包括方形杆套(72),方形杆套(72)与小空心连杆(422)端部螺纹连接,方形杆套(72)中有圆孔,第二连杆(431)可以在方形杆套(72)圆孔中上下移动,通过方形杆套外围的紧定螺钉(721)使第二连杆(431)固定;第二连杆(431)在方形杆套(72)中的上下移动,实现公垂线偏置d2 的可调公垂线偏置由d2 变化到d2 +Δd;固定有第二步进电机(32)的角铝(101)通过配合的圆孔放置在第二 连杆(431)的端部,第二连杆(431)端部有螺纹,将法兰(91)拧紧在第二连杆(431)上;直线轴承(52)在带夹紧装置的轴承支座(81)中,法兰(91)与轴承支座(81)和角铝(101)作为一个整体由两颗尼龙螺栓(22)紧固在一起;直线轴承(52)内有轴(432),轴(432)上有齿轮(62)与第二步进电机(32)上的齿轮啮合为第二连杆机构提供动力源,轴(432)又通过连接件(73)与第三连杆(44)连接;通过松动锥形拧紧件(4211),转动小空心连杆(422),使得第二连杆(431)发生扭转,实现连杆扭角α1 的变化;由轴(432)上有齿轮(62)与第二步进电机(32)上的齿轮啮合为第二连杆机构提供动力源,所以第三连杆(44)可以绕轴(432)的轴线转动,转角为θ2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142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性液体动态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