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FBMC-OQAM峰均值比的PTS双层搜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9064.3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7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显中;吴垒;张苗;姚鑫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34 | 分类号: | H04L27/34;H04L27/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降低FBMC‑OQAM系统峰均值比的算法,涉及无线通信系统。该算法在传统PTS进行子序列化分的基础之上对已划分的子序列再次进行分组,形成双层的子序列划分结构,为实现快速搜索本文进行分层搜索。首先,对FBMC‑OQAM每个数据块按照与PTS相同的方法分为V个子序列,并对这V个子序列进行分组,共分成D组,每组V/D个子序列;其次,在搜索时针对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层查找,对于底层算法目的是降低该数据块的PAPR,对于顶层算法目的是处理相邻数据块的相互影响,从而降低FBMC‑OQAM整体信号的PAPR。由于采用了分层搜索方式,在每一层内的搜索序列长度均较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搜索次数,且不会引起信号畸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fbmc oqam 均值 pts 双层 搜索 算法 | ||
【主权项】:
1.一种降低FBMC‑OQAM峰均值比的PTS双层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01、进行滤波器组多载波‑正交幅度调制系统FBMC‑OQAM的初始化步骤,采用PTS序列搜索算法获得的M个数据块,这些数据块是相互叠加的发送信号数据块,并将M个数据块进行双层分割,顶层分割成V组,底层的每组划分成D组,最后初始化旋转相位矢量为1;102、对每个数据块下的V个子序列划分成D组,每个组中含有E=V/D个子序列,对这E个子序列采用PTS搜索算法,调整对应的旋转因子,使得每个数据块的峰均值比最小,此时得出调整完毕的底层旋转因子矩阵β′,将这些旋转因子加权到信号上后得出
步骤102调整对应的旋转因子,使得每个数据块的峰均值比最小具体为:对第0个数据块下的第1个子序列组,对这E个子序列采用PTS搜索算法,修改旋转因子向量组中的第一个向量β0中这V个元素中第1子序列组的值,即前E个元素,使得第0个数据块峰均值最小,然后依次对剩余的数据块下的每个子序列组对应的旋转因子调整,直到所有子序列组的旋转序列调整完毕;直至将M个数据块调整完毕,此时得出调整完毕的底层旋转因子矩阵β′=(β′0,β′1,...,β′M‑1),将这些旋转因子加权到信号上后得出:![]()
表示元素v中第m个调整完毕的旋转因子,
表示第m个数据块
的顶层D组子序列
当m=0,即第0个数据块的
的顶层D组子序列
进行PTS搜索算法,使得FBMC‑OQAM第0个数据块信号的峰值最小,此时的第0个数据块的旋转相位因子为
则经过顶层加权旋转因子后的修正信号为
103、对于顶层中,求出顶层旋转因子矩阵d,其中当第m个数据块为
第m个数据块之前的数据块,经过顶层旋转因子加权之后的信号分别为
得出双层搜索算法的底层旋转因子矩阵β和顶层旋转因子矩阵d,从而得出此时的
求出此时系统的信号的峰值与信号的均值之比PAPR,完成PTS双层搜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3906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