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集根际不同深度土壤及溶液的试验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2892.6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3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娟;施积炎;刘青林;方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6 | 分类号: | G01N1/16;G01N1/14;G01N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傅朝栋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集根际不同深度土壤及溶液的试验装置及其方法。筒体底部密封,侧壁上每隔一定距离开设有取样孔,取样孔内表面攻有固定内螺纹;延伸取样管中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固定连接并相通;第一管体横截面上设置有尼龙网,外壁上依次同轴嵌套固定有螺纹接头,第一外套管通过螺纹旋接于螺纹接头外壁上;第二外套管同轴嵌套固定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交接部分外壁上。六棱柱螺丝旋接于第二管体带螺纹一侧的外壁上并紧贴第二外套管;延伸取样管通过螺纹接头旋接于取样孔中,且第一管体伸入筒体内部。本发明能在水稻发育不同生育期准确采集根际微域不同深度土壤及溶液样品,为探究根重金属在稻根微域土壤及溶液中纵向迁移转化提供技术支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 不同 深度 土壤 溶液 试验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采集根际不同深度土壤及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试验装置包括筒体(1)、取样孔(2)和延伸取样管(3);所述的筒体(1)底部密封,侧壁上每隔一定距离开设有取样孔(2),取样孔(2)内表面攻有固定内螺纹;所述的延伸取样管(3)包括第一管体(301)、过滤网(302)、螺纹接头(303)、第一外套管(305)、第二外套管(306)、六棱柱螺丝(307)和第二管体(308),第一管体(301)和第二管体(308)固定连接并相通;第一管体(301)横截面上设置有过滤网(302),外壁上依次同轴嵌套固定有螺纹接头(303),第一外套管(305)通过螺纹旋接于螺纹接头(303)外壁上且第一外套管(305)的外径大于取样孔(2)内径;第二外套管(306)同轴嵌套固定于第一管体(301)和第二管体(308)的交接部分外壁上,并紧贴第一外套管(305);所述的第二管体(308)靠近第一管体(301)的一端外壁攻有外螺纹,另一端用于与蠕动泵进液管连接,六棱柱螺丝(307)旋接于第二管体(308)带螺纹一侧的外壁上并紧贴第二外套管(306);延伸取样管(3)通过螺纹接头(303)旋接于取样孔(2)中,且第一管体(301)伸入筒体(1)内部;所述的延伸取样管(3)上还设置有紧固螺帽(309),紧固螺帽(309)通过螺纹旋接于第二管体(308)上,且旋紧后第二管体(308)出口位于紧固螺帽(309)外部;所述方法的步骤如下:S1:将延伸取样管(3)旋接于取样孔(2)内,并将紧固螺帽(309)旋紧于第二管体(308)上;S2将一定量的均匀拌有基肥的土壤装填于筒体内,装填完毕后进行灌水,淹水后土壤的高度略高于第一个取样孔(2)顶部;将水稻幼苗移栽入筒体内的土壤中,定期加水保持水稻处于淹水状态;S3:不采样时,用防水密封薄膜将第二管体(308)出口处进行包裹,并紧固螺帽(309)旋紧于第二管体(308)上,防止水样流出;采样时,将紧固螺帽(309)拧出后,撕开防水密封薄膜,在第二管体(308)出口处通过蠕动泵进液管连接蠕动泵;利用蠕动泵依次对取样孔(2)中的第二管体(308)进行土壤溶液的抽取,并置于保存容器中,即取得相应深度的土壤溶液样品;土壤溶液样品采集完后,将延伸取样管(3)整个旋出脱离筒体(1),利用取样器从取样孔(2)处伸进土壤中,在同一水平线上旋转挖出适量土壤样品至自封袋中保存于‑20℃以下待分析,即取得相应深度的土壤样品;S4:土壤和土壤溶液样品取完后,将延伸取样管(3)重新旋入取样孔(2)处,用防水密封薄膜将第二管体(308)出口处进行包裹,并紧固螺帽(309)旋紧于第二管体(308)上;重新向筒体(1)内加入去离子水,保持水稻淹水状态,待下一次采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2289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