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2224.3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4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李文升;李铭;谢玉强;王义元;许晓明;崔艳昭;曲卫;孙少斌;吕镇;张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永芬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其伸缩缝防水构造通过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使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侧板内竖直安置,通过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使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符合套接过程中闭合型止水带的形变方向,降低了电缆隧道施工过程中安装和固定止水带的难度。同时,因为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被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有助于后期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振捣密实,确保浇筑的混凝土密度大、无气泡、不漏浆,进一步提升了电缆隧道的防水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隧道 伸缩缝 防水 构造 | ||
【主权项】:
1.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和闭合型止水带(3);且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和所述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设置于每节电缆隧道的端部;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用于使所述闭合型止水带(3)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侧板内竖直安置;所述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用于使所述闭合型止水带(3)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均置为呈凹向底板的顶面的盆状,或者均置为呈凹向顶板的顶面的盆状,其中,所述顶面指迎水面;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包括多层第一纵筋(11)、多条第一受力筋(12)和多条第一拉结筋(13);每层所述第一纵筋(11)中包含的钢筋均处于同一平面,其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靠近电缆隧道的端部的一端先垂直所述相互平行的钢筋向内折弯第一预设距离后,再向里沿平行于所述相互平行的钢筋的方向折弯至第二预设距离以上;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根据公式(d‑(h+x))/2确定,其中,d为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的间距,h为闭合型止水带(3)的胶层厚度,x为修正值;所述第二预设距离根据公式((w‑f)/2)+s确定,其中,w为闭合型止水带(3)的宽度,f为伸缩缝间距,s为修正值;所述第一受力筋(12),沿所述第一纵筋(11)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分布为相互平行的两排,且平行相对的所述第一受力筋(12)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纵筋(11)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所述第一拉结筋(13),自距离所述电缆隧道的端部向里延伸第二预设距离处开始,沿向里方向将平行相对的所述第一受力筋(12)以及所述第一纵筋(11)焊接固定,使所述第一纵筋(11)沿预设间距分层焊接固定于相互平行的两排第一受力筋(12)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2222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除尘方法
- 下一篇:二氧化碳致裂器集成移动工作站及充装、检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