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不同拥挤程度的路网动态分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8772.9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9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闽;鄢小文;王宇俊;马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同拥挤程度的路网动态分区方法,包括步骤:1)选定需要进行分区的路网区域,进行路网基础数据采集;2)将路网划分为两个交通小区;3)计算路网内交通节点的平均饱和度和计算节点关联度;4)计算路网内相邻节点的饱和度相似度;5)计算相邻节点间路段的边权值;6)选择最小Mcut值对应的划分方案作为结果;7)判断划分后的各交通小区节点数是否满足降维处理条件;8)对路网划分结果进行评价。本发明一方面有效地保证了较强关联性的交叉口始终划入同一子区,另一方面使得各子区内部路段拥堵程度分布较均衡,有利于各不同等级拥挤程度的子区信号控制方案的实施。 | ||
搜索关键词: | 路网 子区 饱和度 动态分区 交通小区 相邻节点 拥挤 路段 划分结果 基础数据 计算节点 降维处理 交通节点 路网区域 信号控制 关联度 关联性 交叉口 节点数 相似度 有效地 拥堵 分区 采集 均衡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不同拥挤程度的路网动态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路网基础资料,选定需要进行分区的路网区域,确定其边界,进行路网基础数据采集;2)根据路网的拓扑结构、交叉口间距和流量分布情况,将路网划分为两个交通小区;3)计算路网内交通节点的平均饱和度,利用关联度模型计算节点关联度;首先计算路网内交通节点的平均饱和度,根据节点不同的饱和度,对应选用不同的关联度计算模型:3.1)当节点饱和度小于0.8,即处于中低饱和状态时选用路段关联度基础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b为上下游交叉口之间的路段关联度,h为上游交叉口的车流驶入的分支数,qm是来自上游交叉口进口方向检测时间内达到的最大车流量,qs是节点某个进口方向到达下游交叉口的总流量,h表示进口道个数,l为路段长度,v为路段平均速度;3.2)当节点饱和度大于或等于0.8,即处于准饱和或过饱和状态时选用排队长度关联度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q为过饱和状态下路段的关联度,Lq为研究时段内路段上的排队车辆数,通过检测器采集获得;l·kj·m表示阻塞排队的车辆数,l是路段长度,kj是阻塞密度,m是路段车道数;4)计算路网内相邻节点的饱和度相似度;5)根据步骤3)和步骤4)确定的节点关联度和饱和度相似度,计算相邻节点间路段的边权值;6)计算整个路网的相似矩阵W,根据相似矩阵W求解其对应的度矩阵D和特征值λk,从λk中选取第二小特征值λ计算对应的特征向量x,即Fiedler向量;最后基于谱聚类方法对Fiedler向量元素进行分类,计算每种分类结果的Mcut值,选择最小Mcut值对应的划分方案作为结果;7)判断划分后的各交通小区节点数是否满足降维处理条件,若满足,则进行降维处理,获取新的小区划分方案,然后进行步骤8);若不满足,直接执行步骤8);8)选取划分模块性指标Q、分区饱和度总方差Tv和平均切割权重Wac三个指标对路网划分结果进行评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1877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停车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过车指数统计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