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景区内智能导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14315.2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7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方;吴旻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方智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G01C2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景区内智能导航方法,其步骤为:首先采集获取景区内的线性路网信息数据;然后对采集到的线性路网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形成节点路网,将景区内线路转化为mif数据文件格式;再建立路网数据模型,将线路存入道路集合中,将线路端点和连接点存入顶点集合;最后通过改进的最短寻路算法进行寻路,并将寻路结果标示在地图上。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最短寻路法进行改进,实现了景区内的路网信息采集处理及设施导航,能够快速可靠的为景区内游客提供由当前位置到其它任意景区内景点或设施(如洗手间、停车场、超市等)的最短导航路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区 智能 导航 方法 | ||
【主权项】:
种景区内智能导航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获取景区内的线性路网信息数据;步骤二,对采集到的线性路网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形成节点路网:计算景区内各线路之间的交叉点,以交叉点为中断点,将道路按照中断点进行打断,使得打断后的任意两条线路不相交,但有基于某一点相接的可能;将打断后的各条线路转化为mif数据文件格式;步骤三,建立路网数据模型:读取所有线路的mif数据文件信息,存入道路集合中;从所有道路对象中找出各道路对象与相邻道路对象之间的连接点,以及未与其它道路对象相连接的道路端点,将前述各连接点和端点存入顶点集合;所述道路集合与顶点集合即组成所述路网数据模型;步骤四,通过改进的最短寻路算法进行寻路,并将寻路结果标示在地图上:4.1获取起点及用户指定的终点的地理位置数据;4.2判断起点和终点是否属于顶点集合:若起点和终点皆为顶点,则利用标准Astar算法对起点和终点之间线路进行最短路线寻路,然后输出寻路结果;若起点和终点中有至少一个不是顶点,则从道路集合中寻找距离非顶点起点或终点最近的道路或者顶点;然后判断距离非定点起点或终点最近的是顶点还是道路:若距离非顶点起点或终点最近的为顶点而非道路,则在非顶点起点或终点与最近顶点之间新建道路,得到对应起点和终点的顶点或最近顶点信息,然后利用标准Astar算法对对应起点和终点的顶点或最近顶点之间线路进行最短路线寻路,最后输出寻路结果;若距离非顶点起点或终点最近的为道路而非顶点,则从非顶点起点或终点处向相应道路作垂线,以垂线与道路的相交点作为中断点,对道路进行打断,然后更新路网数据模型中的道路集合和顶点集合,使得垂线成为新的道路对象,非顶点的起点或终点成为新的顶点;再利用标准Astar算法对对应起点和终点的新的顶点之间线路进行最短路线寻路,最后输出寻路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方智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方智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1431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