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膝关节屈曲功能康复锻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8652.0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9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丁相龙;杨涛;钱峰;丁纪堂;赵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相龙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膝关节屈曲功能康复锻炼器,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膝关节屈曲功能康复锻炼器,包括架体,在架体上侧设有升降支撑架,升降支撑架和架体之间连接处设有升降闭锁器,升降闭锁器右侧设有升降闭锁把手,升降支撑架下侧设有置物平台,置物平台通过平台滑动连接器和升降支撑架连接,平台滑动连接器外侧设有平台紧固把手。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松解膝关节粘连,可以对挛缩的关节囊和肌肉进行拉伸,具有安全、可靠、临床疗效好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膝关节 屈曲 功能 康复 锻炼 | ||
【主权项】:
膝关节屈曲功能康复锻炼器,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在架体(1)上侧设有升降支撑架(2),升降支撑架(2)和架体(1)之间连接处设有升降闭锁器(3),升降闭锁器(3)右侧设有升降闭锁把手(4),升降支撑架(2)下侧设有置物平台(5),置物平台(5)通过平台滑动连接器(6)和升降支撑架(2)连接,平台滑动连接器(6)外侧设有平台紧固把手(7),升降支撑架(2)上侧设有固定座板(8),固定座板(8)通过座板固定支撑架(9)和升降支撑架(2)连接,固定座板(8)上面设有柔性座垫(10),固定座板(8)前后两侧设有折叠扶手(11),折叠扶手(11)通过扶手折叠转轴(12)和固定座板(8)连接,扶手折叠转轴(12)下侧设有扶手紧固器(13),折叠扶手(11)上侧设有扶手防护垫(14),固定座板(8)右侧设有折叠支撑板(15),折叠支撑板(15)通过支撑板折叠转轴(16)和固定座板(8)连接;折叠支撑板(15)左侧设有折叠支撑驱动器(17),折叠支撑驱动器(17)左侧设有支撑固定转轴(18),支撑固定转轴(18)左侧设有支撑转轴固定架(19),支撑转轴固定架(19)通过下肢支撑固定架(20)和固定座板(8)连接,折叠支撑驱动器(17)右侧设有支撑伸缩臂(21),支撑伸缩臂(21)右侧设有伸缩支撑转轴(22),伸缩支撑转轴(22)通过伸缩转轴固定架(23)和折叠支撑板(15)连接,折叠支撑板(15)上侧设有训练驱动器(24),训练驱动器(24)下侧设有训练器限位转轴(25),训练器限位转轴(25)前侧设有训练限位闭锁扣(26),训练器限位转轴(25)下侧设有训练转轴固定架(27),训练转轴固定架(27)下侧设有移动滑槽(28),移动滑槽(28)前侧设有滑槽闭锁扣(29),移动滑槽(28)通过固定滑道(30)和折叠支撑板(15)连接,固定滑道(30)左右两侧设有滑动限位器(31),滑动限位器(31)通过限位滑槽(32)和固定滑道(30)连接,限位滑槽(32)前侧设有限位器闭锁扣(33),训练驱动器(24)上侧设有训练伸缩臂(34),训练伸缩臂(34)上侧设有训练固定座(35);训练固定座(35)通过训练座连接转轴(36)和训练伸缩臂(34)连接,训练座连接转轴(36)下侧设有座体转轴紧固器(37),训练固定座(35)上侧设有腿部固定凹槽(38),腿部固定凹槽(38)上侧设有腿部固定带(39),腿部固定带(39)通过固定带连接扣(40)和腿部固定凹槽(38)连接,腿部固定带(39)上面设有腿带紧固调节器(41),训练固定座(35)右侧设有折叠脚板(42),折叠脚板(42)通过脚板连接转轴(43)和训练固定座(35)连接,脚板连接转轴(43)下侧设有脚板转轴紧固器(44),折叠脚板(42)上面设有固定脚带(45),固定脚带(45)通过脚带固定连接扣(46)和折叠脚板(42)连接,固定脚带(45)上面设有脚带紧固调节器(47);固定座板(8)左侧设有折叠靠背(48),折叠靠背(48)通过靠背折叠转轴(49)和固定座板(8)连接,靠背折叠转轴(49)下侧设有靠背转轴紧固把手(50),折叠靠背(48)上侧设有靠背护垫(51),靠背护垫(51)左侧设有固定头垫(52),折叠靠背(48)下侧设有靠背调节驱动器(53),靠背调节驱动器(53)左侧设有靠背伸缩臂(54),靠背伸缩臂(54)左侧设有靠背支撑转轴(55),靠背支撑转轴(55)通过靠背支撑架(56)和折叠靠背(48)连接,靠背调节驱动器(53)右侧设有靠背驱动转轴(57),靠背驱动转轴(57)通过靠背转轴固定座(58)和固定座板(8)连接;架体(1)下侧设有移动座(59),移动座(59)下侧设有移动腿(60),移动腿(60)通过腿部固定连接器(61)和移动座(59)连接,移动腿(60)下侧设有移动脚轮(62),移动脚轮(62)通过脚轮连接转轴(63)和移动腿(60)连接,移动座(59)两侧设有伸缩支撑腿(64),伸缩支撑腿(64)通过支撑固定连接器(65)和移动座(59)连接,伸缩支撑腿(64)下侧设有固定支撑脚(66),伸缩支撑腿(64)上侧设有伸缩支撑调节手柄(67);移动座(59)上侧设有电源箱(68),电源箱(68)前侧设有电源控制开关(69),电源箱(68)左侧设有外接电源线(70),外接电源线(70)左侧设有外接电源插头(71),电源箱(68)右侧设有控制器(72),控制器(72)右侧设有控制线(73),控制线(73)上侧设有控制手柄(74),控制手柄(74)上面设有液晶显示屏(75),液晶显示屏(75)下侧设有模式调节旋钮(76),模式调节旋钮(76)右侧设有速度调节旋钮(77),速度调节旋钮(77)下侧设有定时调节旋钮(7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相龙,未经丁相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0865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