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感光纤测渗增敏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04115.9 | 申请日: | 2016-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1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苏怀智;杨孟;顾冲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光纤测渗增敏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中控模块、外层模块、端口模块,中控模块两侧均设有外层模块和端口模块,外层模块位于中控模块和端口模块之间,中控模块包括通管把柄、上贯通管、注胶通管、下贯通管、通管把柄与注胶通管相连接,注胶通管嵌入在上贯通管和下贯通管中,传感光纤位于上贯通管和下贯通管之间。本发明的传感光纤测渗增敏装置,其结构完整,流程化和自动化强,融合构建了内嵌多层级内超硬层、内隔热层、外传热层、内导热增强层、外硬质层、外隔温增强层,极大的提高了水工建筑物渗流性态监测的精度,为能从静动态层面时间与空间上实现渗流性态定量与定性评估,为水工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 光纤 测渗增敏 装置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传感光纤测渗增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模块、外层模块、端口模块,所述中控模块两侧均设有外层模块和端口模块,外层模块位于中控模块和端口模块之间;所述中控模块包括通管把柄、上贯通管、注胶通管和下贯通管,所述通管把柄的一端与注胶通管相连接,注胶通管嵌入在上贯通管和下贯通管中,传感光纤位于上贯通管和下贯通管之间;所述外层模块包括内超硬层、内隔热层、外传热层、内导热增强层、外硬质层、外隔温增强层,所述内超硬层的内侧与内隔热层的外侧相连,所述内超硬层紧邻内导热增强层,所述内导热增强层的外侧与外传热层的内层相连接,内导热增强层紧邻外隔温增强层,所述外隔温增强层的外侧与外硬质层的内侧相连接,外隔温增强层紧邻固纤端,传感光纤依次穿过内隔热层、内导热增强层和外隔温增强层;所述端口模块包括上注胶管、圆球形的固纤端、容固管、下注胶管;所述固纤端上端侧固定有上注胶管,固纤端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容固管,固纤端的下端侧固定有下注胶管,传感光纤穿过容固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0411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回损接收器件
- 下一篇: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