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鱼类养殖池塘水体氮磷含量并提高养殖产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3300.6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1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1 |
发明(设计)人: | 韩冬;杨严鸥;杨云霞;解绶启;朱晓鸣;金俊琰;刘昊昆;聂光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肖兴江 |
地址: | 43007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鱼类养殖池塘水体氮磷含量并提高养殖产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池塘,2)培养池塘植物,3)培养生物絮团,4)投放鱼种,5)间歇投喂,6)水质管理和7)病害防治。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综合改善水质,降低池塘氨氮含量,提高饵料利用效率,同时提高吃食性鱼类的产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鱼类 养殖 池塘 水体 含量 提高 产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降低鱼类养殖池塘水体氮磷含量并提高养殖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周围无污染源、保水性能良好、养殖设施齐全、面积为1680~1860㎡的池塘,并配置增氧机,排水口罩防逃网,冬季排干池水,用人工或机械清理池底淤泥,充分曝晒后平整塘底,加高加固塘基,修补池坡、池埂,维修水渠、水道、投饵架,清除池塘四周杂物,杀灭草籽和虫卵,放养前17~19d用0.27~0.28㎏/㎡的生石灰带水消毒,水深18~20㎝,然后均匀翻耙底泥,消毒后15~16d往池塘里加水至1.8~2.0m深;2)养殖池塘种植护堤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浮床植物,所述浮床植物为空心菜或水花生,所述浮床植物在养殖池塘水面按株距为10~15cm种植,种植面积相当于池塘水域面积的10%~14%;3)向池塘中连续11~12d按照2.0~2.5g/m3的量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利菌多、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硝化菌,其质量比为3:2:2:1:1.5:1:1:1.5有效活菌数15~25×108cfu/ml;4)先期经人工催产、授精获得草鱼和鲫鱼等水花,用熟蛋黄经270目筛网过滤后投喂开口,再下塘培养成一定规格的鱼种;鱼种养到一定规格,25g/尾的草鱼500~600尾/亩,50g/尾的鲫鱼100~150尾/亩,同时配养花鲢与白鲢,配养密度分别为200~300尾/亩以及80‑120尾/亩;60d后,将先前人工繁育的规格为2‑3cm/尾的杂食性细鳞斜颌鲴下塘,放养密度为100~150尾/亩;同时配养规格为7‑10cm的匙尾鲟,密度为50~70尾/亩;之后每两星期向池塘水体中添加碳源一次,碳源为饲料级葡萄糖和蔗糖,其质量比为2:1,并保持水体中的C/N为15~20;维持池塘溶氧在8mg/L以上。水温为自然水温,控制水体的pH值为7.5~8.5;5)间歇投喂:每周投喂5天,周末2天不投喂,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约占鱼体重的3%~5%,每次饵料机投喂20‑30分钟;6)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每隔2~4d检查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保持透明度25~30cm、溶解氧在8~10mg/L,水质在春季要偏浓,每月加注一次新水,注水量为每次15~20cm;夏、秋季的水质浓度保持适中,指标为嫩、活、爽,每隔7~10d加注一次新水,加水量为每次10~15cm;添加碳源后启动增氧机,延长增氧时间;高温季节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5~3.5h、阴天时次日清晨开增氧机1.5~2.5h、连绵阴雨天时半夜开增氧机2.5~5.5h;7)病害防治:春、秋季节,交替使用二溴海因、二氧化氯、漂白粉进行消毒,每隔28~32d施用一次,夏季高温季节施用EM菌、光合细菌全池泼洒,每隔13~17d施用一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0330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无菌操作台使用的单排斜面试管架
- 下一篇:一种高中化学实验专用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