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式采空区的充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9123.6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瑞;郭峰;戚庭野;刘国艳;白锦文;张玉江;郭军;康立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4 | 分类号: | E21F15/04;E21F15/0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房式采空区的充填方法,首先选取井下房式采空区相邻的两个煤柱,在煤柱的中心位置处设置凹槽;以此方法设置一系列凹槽;采用厚壁钢板生产注浆槽,将注浆槽安装于两个相邻煤柱的凹槽上方,以能卡在凹槽内为准;在注浆槽的顶部中心处设有注浆孔;通过注浆装置向注浆槽内注入膨胀料浆,待膨胀料浆固结并达到最终强度后,判断是否与采空区顶板接顶,若接顶,则该工序结束;若不接顶,则进行二次注入,直到充填体与采空区接顶。本发明运输方便,降低了运输难度同时节省了原材料费用和运输费用;施工工艺大大简化,易于实施;本发明与现有留设煤柱处理采空区的措施相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煤柱尺寸,减少遗煤,增加煤炭采出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空区 充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房式采空区的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选取井下房式采空区相邻的两个煤柱,在顶板下方煤柱的中心位置处设置凹槽,相邻两个煤柱上的凹槽为相对设置;(2)在相邻煤柱之间重复步骤(1)的操作,设置一系列凹槽,在此期间为防止发生顶板冒落,布置金属网假顶保证施工安全;(3)采用厚壁钢板为原材料通过无缝焊接技术生产注浆槽,将注浆槽安装于两个相邻煤柱的凹槽上方,注浆槽两端的形状与凹槽形状相同,且注浆槽端部尺寸小于凹槽的尺寸,以能卡在凹槽内为准;在注浆槽的顶部中心处设有注浆孔;(4)在注浆槽布置完毕后,通过注浆装置向注浆槽内注入膨胀料浆,待膨胀料浆固结并达到最终强度后,判断是否与采空区顶板接顶,若接顶,则该步骤结束;若不接顶,则进行二次注入,直到充填体与采空区接顶;充填完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5912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空压机的超临界R744发电系统
- 下一篇:喷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