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33℃棕榈油酶促酯交换制备类可可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8372.3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6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邓利;刘墨砚;聂开立;王芳;胡慧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厦门北化生物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郭晓迪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33℃棕榈油酶促酯交换制备类可可脂的方法,属于酶促酯交换制备类可可脂技术领域。以食品安全性高、原料来源广泛的33℃棕榈油为原料,采用Sn‑1,3位选择性好、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宽泛且价格低廉的脂肪酶酶促酯交换制备类可可脂,特别是在酶催化过程添加科学复配的天然抗氧化剂,可显著降低类可可脂的酸价,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最终制备的类可可脂组分和产品物化性质与天然可可脂极其相似,并且酸值低、酯交换率高、酰基转移率低、保质期长、成本低。制备的类可可脂酸值为0.5‑0.8mgKOH/g,酯交换率为82.68‑88.76%,酰基转移率为4.41‑6.61%。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33 棕榈油 酶促酯 交换 制备 可可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33℃棕榈油酶促酯交换制备类可可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质量比1:1.9‑2.2称取33℃棕榈油和硬脂酸,加入正己烷,在70‑90℃条件下预热5‑10min;加入棕榈油质量8‑20%的脂肪酶和0.3‑0.5%的天然抗氧化剂,于40‑50℃条件下,在搅拌式反应器中反应120~150min;反应结束后保温、过滤,除掉脂肪酶得反应物A,加入正己烷,置于0‑4℃条件下结晶3‑6h,过滤,滤液旋转蒸发去除正己烷得反应物B,再加入丙酮,置于0‑4℃条件下结晶4‑6h,过滤,收集结晶即得类可可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厦门北化生物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化工大学;厦门北化生物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5837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猕猴桃花粉中Psa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香瓜藤制备乙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