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线薄膜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51342.X | 申请日: | 2016-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7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诚;刘幼幼;吕耀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B3/00 | 分类号: | C25B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线薄膜,其按如下合成方法制备得到在三电极电解池中,以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支持电解质、电解溶剂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以金电极、铂电极、氧化铟锡导电玻璃电极或氟掺杂氧化锡导电玻璃电极为工作电极,以金电极或铂电极为辅助电极,以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于室温下采用循环伏安法或恒电位法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沉积在工作电极上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线薄膜,经后处理淋洗、干燥即得成品;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制得的聚合物薄膜具有电致变色性能,可作为电致变色材料应用于电致变色器件中。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 噻吩 纳米 薄膜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线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线薄膜按如下合成方法制备得到:在三电极电解池中,以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支持电解质、电解溶剂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以金电极、铂电极、氧化铟锡导电玻璃电极或氟掺杂氧化锡导电玻璃电极为工作电极,以金电极或铂电极为辅助电极,以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于室温下采用循环伏安法或恒电位法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沉积在工作电极上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线薄膜,经后处理淋洗、干燥即得成品;所述的循环伏安法为:在‑1.5~2.0V电压范围内以0.01~0.5v/s的速率反复扫描4~10周,得到沉积在工作电极上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线薄膜;所述的恒电位法为:在1.0~1.8V电压条件下聚合,当聚合电量达到0.01~0.1C时,聚合结束,然后在负电位‑1~‑0.2V下脱掺杂50~100s,得到沉积在工作电极上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线薄膜;所述的电解液中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的初始浓度为0.001~0.1mol/L,支持电解质的初始浓度为0.001~0.1mol/L;所述的支持电解质为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所述的电解溶剂为二氯甲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5134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脑横机的沉降片
- 下一篇:一种抑菌保健型仿花貂绒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