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相变蓄热、余热回收技术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养护工艺中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0018.6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8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于楠;李印;张明星;凌浩恕;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10/00 | 分类号: | F24S10/00;F24F7/08;B28B11/24;F28D20/00;F24F13/02;F24F5/00;F24F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太阳能‑相变蓄热、余热回收技术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养护工艺中的应用,属于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装置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升温室、恒温室和降温室;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设有送风管道、回风管道和1号风机;恒温室内设有第一送风口和第一回风口,升温室设有第二送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升温室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下方的回风口、第一回风管道、2号风机、第一送风管道、降温室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下方的送风口依次连接,降温室内预制混凝土构件上方的吸风罩、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第二回风管道、3号风机、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第二送风管道、旋流送风口依次连接,旋流送风口连通升温室。本发明降低预制混凝土构件养护工艺能耗,减少碳排放。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相变 蓄热 余热 回收 技术 预制 混凝土 构件 养护 工艺 应用 | ||
【主权项】:
太阳能‑相变蓄热、余热回收技术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养护工艺中的应用,所采用的装置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放置有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升温室、恒温室和降温室;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设有送风管道、回风管道和1号风机;恒温室内设有第一送风口和第一回风口,升温室设有第二送风口和第二回风口;第一送风口、第一回风口、第二送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分别由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和第四电动阀门控制;升温室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下方的回风口、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第一回风管道、2号风机、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第一送风管道、降温室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下方的送风口依次连接,降温室内预制混凝土构件上方的吸风罩、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第二回风管道、3号风机、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第二送风管道、旋流送风口依次连接,旋流送风口连通升温室;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出口温度小于40℃时,升温室里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恒温室里的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和1号风机均关闭不送风;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出风口处的温度大于40℃小于60℃时,恒温室里的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关闭不向恒温室送风,升温室里的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和1号风机开启,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出来的热风通过送风管道、第三电动阀门、第二送风口被送到升温室,低温的空气通过第二回风口、第四电动阀门、回风管道通过1号风机回到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2出风口处的温度大于60℃时,升温室里的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关闭不向升温室送风,恒温室里的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和1号风机开启,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出来的热风通过送风管道、第一电动阀门、第一送风口被送到恒温室,低温的空气通过第一回风口、第二电动阀门、回风管道通过1号风机回到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5001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低温制冷机及回转接头
- 下一篇:一种直流强抽燃气快速热水器的快速启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