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源互补多网联动大温差余废热能集中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9337.5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7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祥;陈熙荣;陈克秀;李牧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熙荣 |
主分类号: | F24D1/08 | 分类号: | F24D1/08;F24D12/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源互补多网联动的余废热能集中供热系统,包括:余废热能调控中心,多级余废热能汇集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废热能调控中心与余废热能汇集装置间、依次连通蒸汽锅炉房,背压装置,低温蒸汽驱动源热泵装置,电动热泵装置,区域其它热网低温用热装置,低温用热调整整,常年用热系统。它使区域内的余废热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体现化石燃料的作功高温加热价值,在大幅减少能源消耗的前提下,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补 联动 温差 热能 集中供热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双源互补多网联动大温差余废热能集中供热系统,适用于区域内存有多种热能需求,区域有可长期稳定低温余废热能的地方,该系统包括:余废热能调控中心(28),通过高温余废热能至常年用热系统供热管线(41)串连常年用热系统通过高温余废热能至蒸汽锅炉房回水管线(43)串连蒸汽锅炉房(1);经蒸汽锅炉蒸汽输出管线(19)串连背压装置(1A),背压装置(1A)经背压蒸汽驱动源管线(21)串连蒸汽驱动源热泵装置(11);蒸汽驱动源热泵装置(11)经蒸汽热泵后低温热源管线(23)串连电力驱动热泵装置(12),电力驱动热泵装置(12)经余废热能供热回水管(14)串连低温冷却循环水加热装置(24);低温冷却循环水加热装置(24)经低温循环水加热后供热管线(45)串连高温冷却循环水或电热泵加热装置(25);高温冷却循环水或电热泵加热装置(25)经高温循环水加热后供热管线(46)串连凝液或蒸汽源热泵加热装置(26);凝液或蒸汽源热泵加热装置(26)经凝液加热后供水管线(47)串连工艺装置热能或蒸汽源高温热泵加热装置(27);工艺装置热能或蒸汽源高温热泵加热装置(27)经高温余废热能供水管线(48)串连余废热能调控中心(28);余废热能调控中心(28)经余废热能利用后汇总回水管(13)串连热网低温用热区(3);热网低温用热区(3)经加热降温后低温热源管线(22)串连蒸汽驱动源热泵装置(11);热网低温用热区(3)经二级网供热热水管线(6)和二级网供热回水管线(7)连接一级网供热热水管线(4)和一级网供热回水管线(5);蒸汽驱动源热泵装置(11)经蒸汽热泵供热热水管线(15)和蒸汽热泵供热回水管线(16)连接蒸汽锅炉房(1);电力驱动热泵装置(12)经电热泵供热热水管线(17)和电热泵供热回水管线(18)连接热网低温用热区(3);热网低温用热区(3)经区域内其它热网低温装置回水管线(18A)和区域内其它热网低温用热装置供热管线(13A)连接区域内其它热网低温用热装置(3A);富积高温冷却循环水或电热泵加热装置(25A)经富积余废热供热管线(13B)串连热网低温用热区(3);热网低温用热区(3)经富积加热降温后低温热源管线(22A)串接蒸汽驱动源热泵装置(11);蒸汽驱动源热泵装置(11)经富积蒸汽热泵后低温热源管线(23A)串接电力驱动热泵装置(12);电力驱动热泵装置(12)经富积余废热供热回水管线(14A)串接富积低温冷却循环水加热装置(24A);富积低温冷却循环水加热装置(24A)经富积低温冷却循环水加热后供水管线(45A)串接富积高温冷却循环水或电热泵加热装置(25A);所述的余废热能调控中心(28)独立为蒸汽锅炉房(1)和常年用热系统(8)提供加热源;蒸汽锅炉房(1);余废热能利用后汇总回水管(13);余废热能供热回水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锅炉房(1)产生的蒸汽在加热前首先通过背压装置(1A)做功发电,减压后蒸汽部分经背压回用蒸汽管线(20)至蒸汽锅炉房(1)作为加热一级网供热回水管线(5)中回水和外输给常年用热系统(8)的热源,一部分经背压蒸汽驱动源管线(21)为蒸汽驱动源热泵装置(11)提供蒸汽驱动源,蒸汽驱动源热泵装置(11)产生的热能由蒸汽热泵供热管线(15)至蒸汽锅炉房(1)加热一级网供热回水管线(5)回水;由余废热能利用后汇总回水管(13)的低温热水首先加热热网低温用热区(3)的供热回水,经加热降温后热泵低温热源管线(22)为蒸汽驱动源热泵装置(11)提供低温热源,再经蒸汽热泵后低温热源管线(23)为电力驱动热泵装置(12)提供低温热源;电力驱动热泵装置(12)经电热泵供热热水管线(17)加热热网低温用热区(3)供热回水,二级热网供热热水管线(6)中热水作为调整调峰热源加热热网低温用热区(3)的回水;热网低温用热区(3)通过区域内其它热网低温用热装置供热管线(13A)提供热源;蒸汽锅炉房(1)通过外输蒸汽或热水管线(9)为常年用热系统(8)提供热源;当常年用热系统(8)有高压高温蒸汽需求时蒸汽锅炉房(1)通过高温高压蒸汽管线(9A)为其提供锅炉产生的未经背压装置(1A)的蒸汽;富积高温冷却循环水或电热泵加热装置(25A)经富积余废热供热管线(13B)为热网低温用热区(3)提供加热热源,经富积加热降温后低温热源管线(22A)为蒸汽驱动源热泵装置(11)提供低温热源,经富积蒸汽热泵后低温热源管线(23A)为电力驱动热泵装置(12)提供低温热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熙荣,未经陈熙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4933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