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无人机安全通信的协同控制策略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7738.7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宏;石祥滨;赵亮;李照奎;高利军;王丹;曹玉琪;邹良开;柔莹莹;李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8 | 代理人: | 李福义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无人机安全通信的协同控制策略,步骤1:运用变速虚拟领导者的Olfati‑saber蜂拥控制算法对无人机群组进行初步协同控制;步骤2:引入虚拟通信圆环,对每架无人机进行在线的通信功率设置,计算每个无人机节点的满足安全通信要求的期望位置;步骤3:运用优化的位置移动函数,使各无人机节点安全无碰撞地移动到步骤二中得出的期望位置上;本发明更多的研究通信是如何影响无人机群组动力学和通信拓扑的,通过新提出的虚拟通信圆环,改进的目标移动函数与已有的经典动力学蜂拥算法的结合,有效的解决了多无人机系统可能出现的信息泄漏的不安全现象,是一种描述无人机动力学和无线自组织网络关系的新思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安全 通信 协同 控制 策略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无人机安全通信的协同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运用变速虚拟领导者的Olfati‑saber蜂拥控制算法对无人机群组进行初步协同控制使整个多无人机群组达到等距的蜂拥状态;步骤2:引入虚拟通信圆环,其构造方法包括寻找层节点和设置通信半径,对每架无人机进行在线的通信功率设置,计算每个无人机节点的满足安全通信要求的期望位置,使之达成安全通信目标;步骤3:运用优化的位置移动函数,使各无人机节点安全无碰撞地移动到步骤二中得出的期望位置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4773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