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际传输场景的信噪比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0080.9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3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乾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马永刚;刘岩 |
主分类号: | H04B17/336 | 分类号: | H04B17/336;H04B17/327;H04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实际传输场景的信噪比优化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无线通信中视距和非视距传输的特点,将非视距的影响通过散射体间的多径径数、每径跳数和对应不同的损耗因子作用到用户侧的接收功率中,在用户侧提高了信噪比(SNR)。该方法可以面向各种复杂的无线通信应用场景,得到比较真实的信道传输情况,获得更为准确的SNR。 | ||
搜索关键词: | 信噪比 场景 无线通信应用 非视距传输 传输 视距 多径径数 接收功率 损耗因子 无线通信 信道传输 非视距 散射体 径跳 优化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实际传输场景的信噪比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充分考虑了非视距多径多跳之间对应不同的路径损耗因子;S2,在用户侧接收功率的表达式中考虑了多径径数、每径跳数和跳数间的路径损耗因子,对接收功率的表达式进行了优化,进而得到同时考虑视距和非视距的信噪比表达式;S2‑1,定义非视距第i径第j跳的距离表达式为
S2‑2,非视距对应的接收功率可表示为
其中Pt为发送端发送功率,N为大于1的自然数,M为大于1的自然数,βi,j为第i经第j跳对应的损耗因子;S2‑3,视距和非视距联合作用下的接收端接收功率Pr表达式为:
其中dLOS表示视距,α表示视距上的损耗因子;S2‑4,接收端实际的信噪比为:
其中,SNR表示接收端的信噪比,B为信道带宽,N0为高斯白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乾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马永刚;刘岩,未经金华乾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马永刚;刘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3008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