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2935.3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5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许跃龙;闫美芳;刘振法;张利辉;王莎莎;刘海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杨瑞龙 |
地址: | 05008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气凝胶,比表面积700‑820m2/g,孔径分布5.94~12.22nm,孔容0.6~1.1cm3/g,比电容94~125F,还涉及上述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有机湿凝胶制备:(2)溶剂置换:(3)常压干燥:(4)高温炭化。本发明以间苯二酚或间苯二酚、间苯三酚的混合物以及甲醛为原料,加入抗坏血酸,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湿凝胶;本发明在原料中引入抗坏血酸(VC),制备VC‑碳气凝胶,由于抗坏血酸属于内酯在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溶液pH值的变化能够释放小分子气体,从而对凝胶生成过程中的比表面、孔径和孔容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因而能够达到提高反应速度,增大比表面积,增大孔径和孔容的同时增强导电性能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碳气凝胶,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如下参数:比表面积700‑820m2/g,孔径分布5.94~12.22nm,孔容0.6~1.1cm3/g,比电容94~125F,其由以下步骤制备:(1)有机湿凝胶制备:多羟基苯与甲醛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2混合,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5~40%的反应液,再加入抗坏血酸,所述抗坏血酸与所述多羟基苯的摩尔比为1: 5~800,将反应液混合均匀后密封,保温40~60℃充分反应2~4天,制得湿凝胶;所述多羟基苯选自间苯二酚与间苯三酚的混合物或间苯二酚;(2)溶剂置换:将步骤(1)制备的湿凝胶浸泡于有机溶液中进行溶剂置换,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有机溶剂,期间更换3~5次;(3)常压干燥:在常温常压下,待有机溶剂自然挥发完全后,即制得干燥的有机气凝胶;(4)高温炭化:将步骤(3)制备的干燥的有机气凝胶在抽真空条件下炭化,在炭化过程中以15~40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惰性保护气,先从室温以1.2~1.8℃/min的速率升温至280~320℃,然后以2~2.2℃/min速率升温到880~920℃后保持3~5个小时,再缓慢降至室温,即制得黑色的碳气凝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未经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2293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解CO2的方法、系统及其用途
- 下一篇:交通信号灯专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