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自动分束耙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00111.6 | 申请日: | 2016-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6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为;王修善;谢方平;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7J1/02 | 分类号: | B27J1/02;B27J1/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6115 | 代理人: | 胡山,戴继翔 |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秸秆自动分束耙切装置,其中,耙切执行部分设置在作业控制部分一侧,作业控制部分与输送装置安装在机床底座上,喂料复位板通过回转销安装在输送装置上,并在喂料复位板上设有复位拉簧;当喂料复位板受到外力作用时,在复位拉簧的约束下围绕回转销旋转,输送装置将物料(秸秆或者是其他的条状物)有序输送至喂料复位板,耙切执行部分在作业控制部分的带动下,周而复始的将喂料复位板上的物料有序的进行耙切;通过模拟人手对秸秆进行自动“耙”、“切”作业,有效解决了秸秆输送编织过程中的分束问题,不仅提高了秸秆编织机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且有利于秸秆的处理与再利用,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自动 分束耙切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秸秆自动分束耙切装置,包括作业控制部分、耙切执行部分、输送装置、机床底座、复位拉簧、喂料复位板及回转销;其特征在于,耙切执行部分设置在作业控制部分一侧,作业控制部分与输送装置安装在机床底座上,喂料复位板通过回转销安装在输送装置上,并在喂料复位板上设有复位拉簧,具体结构如下:作业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支架、一号销轴、驱动轮、控制底座、二号销轴、一号连杆、三号销轴、四号销轴、二号连杆、驱动链轮、三号连杆、支撑杆、五号销轴、驱动轴、四号连杆、连接安装支架、六号销轴、五号连杆、六号连杆、七号销轴、八号销轴、七号连杆及八号连杆,控制支架安装在控制底座上,驱动轴安装在控制支架上,驱动链轮套装在驱动轴上,外部动力通过驱动链轮带动驱动轴旋转,并在驱动轴两端分别安装有驱动轮,同时在驱动轮的偏心处设有二号销轴;二号连杆一端通过二号销轴与驱动轮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与四号连杆连接;一号连杆一端通过一号销轴与控制支架连接,另一端通过三号销轴与二号连杆的中部连接;且三号连杆的一端、五号连杆的一端和六号连杆的一端连接于一点,五号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七号销轴与控制支架连接,三号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五号销轴与四号连杆的中部连接,六号连杆的另一端、七号连杆的一端和八号连杆的一端连接于一点,七号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四号销轴与控制支架连接,八号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二号销轴与驱动轮连接;连接安装支架设置在四号连杆远离二号连杆的一端;耙切执行部分包括上横梁、耙齿上套管、复位弹簧、下横梁、耙齿下套管、切刀、耙齿及耙齿切刀固定架,上横梁上从左至右依次均匀设置有数个固定架调整用孔,同时在耙齿切刀固定架从上至下依次均匀设置有数个固定架调整用孔,耙齿切刀固定架紧固安装于上横梁上;上横梁上设有多个耙齿上套管,下横梁的中间均匀设有数个耙齿下套管;且下横梁与耙齿切刀固定架紧固连接;耙齿一端插装于耙齿上套管内,另一端插装于耙齿下套管内;处于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套装于耙齿上,切刀安装于下横梁的导槽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0011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