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双基因敲除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在发酵生产1,3-丙二醇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9046.3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6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14 |
发明(设计)人: | 周胜;秦启伟;王著希;黄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74 | 分类号: | C12N15/74;C12N1/21;C12P7/18;C12R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双基因敲除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在发酵生产1,3‑丙二醇中的应用。将产1,3‑丙二醇的野生型菌株的基因组中的D‑乳酸脱氢酶基因和α‑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同时敲除后获得的工程菌株,所述的产1,3‑丙二醇的野生型菌株是以甘油为原料发酵生产1,3‑丙二醇。同时敲除乳酸脱氢酶及乙酰乳酸合成酶两个基因后获得的工程菌应用在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过程中,在发酵液中1,3‑丙二醇占代谢产物比例增加,乳酸与2,3‑丁二醇合成同时大幅度减少,其它副产物没有显著增加。本发明将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过程中发挥提高工程菌种合成1,3‑丙二醇所占比例、降低合成副产物比例的作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双 基因 工程 及其 构建 方法 发酵 生产 丙二醇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一株双基因敲除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产1,3‑丙二醇的野生型菌株的基因组中的D‑乳酸脱氢酶基因和α‑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同时敲除后获得的工程菌株,所述的产1,3‑丙二醇的野生型菌株是以甘油为原料发酵生产1,3‑丙二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7904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