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立体强吸透湿面料的织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1141.9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1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霞 |
主分类号: | D04B9/42 | 分类号: | D04B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效率高、针织效果稳定的强吸透湿面料的织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上纱;S2、穿纱;S3、排针;S4、改上针盘三角;S5、改下针筒三角;S6、开针舌;S7、套布;S8、平布;S9、装三角;S10、落布;S11、纱线比例工艺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采用上述织造方法,其可以有效的实现具备强吸透湿面料的针织成型作业,上述强吸透湿面料在本方案提供的上述织造工艺过程中,其能以快速稳定高效地完成针织作业,具备优异的针织效率和稳定的针织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立体 强吸透湿 面料 织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三维立体强吸透湿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上纱:先将常规纱线放到高速双面大圆机上,筒子纱依6路一个循环,共12个循环72粒筒子纱;S2、穿纱:将纱线放到高速双面大圆机上,经纱架张力扣、上段导纱钩、中段导纱钩和储纱器,纱线需在储纱器上绕6~10圈,以固定送纱量;S3、排针:依工艺生产指示单排列织针,上针盘织针排列为第1枚上段A、第2枚下段B循环,下针筒织针排列为第1枚下段D、第2枚上段C循环;S4、改上针盘三角:上针盘三角排列组合方式为:第1路A段为半针、B段为平针,第2路A段为出针、B段为平针,第3路A、B段均为平针,第4路A段为平针、B段为半针,第5路A段为平针、B段为出针,第6路A、B段均为平针;S5、改下针筒三角:下针筒三角排列组合方式为:第1路C段为半针、D段为平针,第2路C、D段均为平针,第3路C段为出针、D段为平针,第4路C段为平针、D段为半针,第5路C、D段均为平针,第6路C段为平针、D段为出针;S6、开针舌:用毛刷将上针盘织针A段、B段针舌打开,用毛刷将下针筒织针C段、D段针舌打开;S7、套布:取150~160厘米宽、170~200厘米长、平方克重在120~160克每平方米的白色原胚布,经上针盘与下针筒间的间隔将上述白色原胚布的布头拉出,将白色原胚布均匀地钩挂在下针筒的C段针钩上;S8、平布:将露出在下针筒外的白色原胚布的布头部分全部折返回上针盘与下针筒的间隙内,使针筒口边缘光滑、平整、利于落布,同时将白色原胚布的布尾部分经撑布架转绕于牵拉棍上和调整张力;S9、装三角:将改好工艺后的上针盘三角座和下针筒三角座依设备上标识的编号依序安装,紧固螺丝;S10、落布:将纱线从储纱器下段经喂纱嘴上段导纱口至下段瓷眼穿出,再将纱线钩挂于上针盘织针上,纱线全部穿完后用手柄摇转机台,同时观察针舌是否有打开,每一枚织针是否有吃纱,用手摇至纱线全部正常后开始启动慢车开关,调整三角起针和收针点,再调整牵拉张力,使机台正常运转,开动机台;S11、纱线比例工艺调整:待布下到转布棍下时,用小剪刀在刚织下来的布上取长、宽各10公分大小的布,准备好放大镜、记号笔和尺子,用放大镜数100个线圈并用记号笔做上标记,分别测出每一路纱线的长度,依工艺将纱长调整至第1路和第4路每100针均为31~32厘米,第2路、第3路、第5路和第6路每100针均为15~16厘米;调整完成后开机生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霞,未经张红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7114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式三角底板
- 下一篇:能指示弹力的肌内效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