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削口绵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5832.X | 申请日: | 2016-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0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余华平;余霞明;甘志龙;罗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宜州市百姓人家家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B7/00 | 分类号: | D01B7/00;D01B7/02;D01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张锋 |
地址: | 5463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削口绵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机械除杂;(2)人工精选;(3)打绵;(4)煮绵;(5)脱水清洗煮绵结束后,先将丝绵片脱水,再经过两次水洗并脱水,最后放入浸泡池中浸泡1‑2小时;(6)后期整理;(7)高温消毒确保生产的每一丝绵片都是经过多轮检测合格后,再进行高温消毒,消毒温度为250‑300℃,时间为15‑20秒;(8)产品检测;(9)打包入库。本发明的方法能将蚕蛹咬破茧壳化蝶后留下的茧壳加工成高质的丝绵,得到的丝绵的PH值、含油量、含杂质量、含水量都达到国家标准。 | ||
搜索关键词: | 削口绵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削口绵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步骤为:(1)机械除杂:用蚕茧除杂机将蚕蛹咬破茧壳化蝶后留下的茧壳的杂质去除;(2)人工精选:将机械除杂后的茧壳再人工精选除杂,使得生产的丝绵杂质含量远远低于国标;(3)打绵:将人工精选后的茧壳使用打绵机对茧壳进行打绵2‑3分钟,第一分钟打棉机的转速为300‑350转每分钟,剩余的时间打棉机的转速为1500‑1800转每分钟;得到丝绵片;(4)煮绵:将丝绵片用清水清洗脱水后再使用温度为60‑70℃、重量百分浓度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煮绵2‑3小时;(5)脱水清洗:煮绵结束后,先将丝绵片脱水,再经过两次水洗并脱水,最后放入浸泡池中浸泡1‑2小时,浸泡池中有柔软剂和中和剂,柔软剂和中和剂的体积比为1:2;所述的柔软剂为TF‑404A;所述的中和剂为冰醋酸;(6)后期整理:浸泡结束后对丝绵片进行脱水,再通过人工精选除筋条、机器检测金属杂质并去除杂质;(7)高温消毒:确保生产的每一丝绵片都是经过检测合格后,再进行高温消毒,消毒温度为250‑300℃,时间为15‑20秒;(8)产品检测:将高温消毒后的丝绵片进行检测,确保丝棉片的PH值、含油量、含杂质量和含水量都符合国际标准,即可打包入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宜州市百姓人家家纺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宜州市百姓人家家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5583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