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缝隙结构的人工电磁软表面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1450.X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2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燕;邓有杰;周佩恒;谢建良;邓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张杨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化的电磁软表面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微波技术领域。通过在金属条带上设置平行于金属过孔列的缝隙列,缝隙列由等距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缝隙构成,且每个金属过孔均有相对应的缝隙,金属过孔与对应缝隙的几何中心连线与金属过孔列垂直,金属过孔与缝隙不相交,缝隙和金属过孔均处于金属条带范围内。以实现很大程度地降低金属条带的宽度,使结构更加小型化,而且用于贴片天线间的去耦效果良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隙 结构 人工 电磁 表面 及其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开缝隙结构的人工电磁软表面,包括底层的金属接地平板,中间层的介质基板和上层的金属条带,金属条带通过一排沿直线等距分布的金属过孔与金属接地平板相导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金属条带上的缝隙列,缝隙列平行于金属过孔列由等距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缝隙构成,每个金属过孔均有相对应的缝隙,金属过孔与对应缝隙的几何中心连线与金属过孔列垂直,且金属过孔与缝隙不相交,缝隙和金属过孔均处于金属条带范围内;所述缝隙的形状呈矩形C的形状,矩形C的开口边即缝隙开口边背离所在金属条带上的金属过孔列,且平行于所属金属条带上的金属过孔列;上述矩形C为一组对边平行于金属过孔列的矩形框,在背离金属过孔列的矩形框平行边中间开口即得到缝隙开口边;其中金属条带的宽度为W,同一金属条带上的金属过孔的间距为P,金属过孔的直径为D,介质基板的厚度为h,缝隙的宽度为W1;对矩形C外边缘轮廓所确定的矩形有:缝隙开口边所在矩形边的长度为L1,矩形的另一条边为L2,缝隙开口边的两条边长度均为L3,L1
2W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5145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