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雾热解法制备VO2(M)纳米粉体及薄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7983.0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9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肖秀娣;徐刚;曹子宜;陆泫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3C17/23 | 分类号: | C03C17/23;C01G31/0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雾热解法制备VO2纳米粉体及薄膜的方法,将偏钒酸铵加入到乙二醇溶剂中加热搅拌,最终形成浓度为0.02‑1mol/L均匀透明的前驱物溶液,然后用雾化器将前驱体雾化成小液滴,由载气将小液滴喷到加热的基底,前驱体会在基底上发生分解,沉积一段时间后收集产物即得到VO2(M)粉体或薄膜;在制备前驱体的过程中加入掺杂剂,可以改变二氧化钒的相变温度至室温。该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成本大幅度降低,有效地缩短二氧化钒M相合成周期,可以直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喷雾热解法 二氧化钒 纳米粉体 小液滴 基底 制备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前驱物溶液 乙二醇溶剂 制备前驱体 前驱 工艺操作 合成周期 加热搅拌 偏钒酸铵 收集产物 掺杂剂 前驱体 透明的 雾化器 有效地 粉体 雾化 载气 沉积 加热 分解 | ||
【主权项】:
1.一种喷雾热解法制备M相VO2纳米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前驱体溶液:将偏钒酸铵加入到乙二醇溶剂中加热至20~95℃搅拌30~75min,最终形成钒源的摩尔浓度为0.02~1mol/L的前驱体溶液;(2)喷雾热解法制备M相VO2纳米粉体:将步骤(1)制备的前驱体溶液雾化成小液滴,由载气将所述小液滴喷到180‑280℃的基底上,沉积200s~1200s时,收集产物即得到M相VO2纳米粉体;其中,用雾化器将步骤(1)制备的前驱体溶液雾化成小液滴,所述雾化器上的喷嘴到基底的距离为8~15cm,步骤(2)中所述载气选自N2或Ar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气流速为0.05~1.5m3/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479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