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管道探伤的水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7794.3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9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冀大雄;朱世强;宋伟;陈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G01D21/02;G01N21/88;G01V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管道探伤的水下机器人。包括结构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和探测系统;所述结构系统包括载体框架、浮力材料、耐压外壳、推进器和电池;所述自动驾驶系统设于载体框架内部,包括自动驾驶模块、自主导航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通讯模块、应急模块和通信电子线路;所述探测系统设于载体框架上。本发明尺寸小,重量轻,操作简便,无需吊车、船等其它设备辅助,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个人即可操作。价格低廉,有明确的用途和使用价值,便于推广。易于加工、生产,工艺简单,便于快速投放市场。能够下潜到很深的海底,代替人完成海底管道探测任务,效率高,保护了人员的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探伤 水下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管道探伤的水下机器人,包括结构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和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系统包括载体框架、浮力材料、耐压外壳、推进器和电池;浮力材料填充于载体框架内,耐压外壳包裹在载体框架外侧,载体框架的末端设推进器,电池设于载体框架的内部空腔;所述自动驾驶系统设于载体框架内部,包括自动驾驶模块、自主导航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通讯模块、应急模块和通信电子线路;各模块和电路的连接关系是:自动驾驶模块通过通信电子线路分别连接自主导航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通讯模块、应急模块,实现数据通信和供电;其中,自动驾驶模块设有电磁继电器,用于控制自主导航模块、传感器模块、通讯模块和应急模块的供电电源通断;所述探测系统设于载体框架上,包括摄像机、红外传感器、照相机、角速率陀螺仪、加速度计、声学多普勒计程仪、姿态传感器、DSP、FPGA以及至少两个磁力计,各设备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至自动驾驶模块;且DSP分别与两个磁力计相连,FPGA分别与摄像机、红外传感器和照相机相连;所述自动驾驶模块中包括机动控制器;机动控制器的垂直面的纵倾力矩控制输出量通过下述公式计算获得:τM=Kpθ2(θ‑θd)+Kdθ2q+BGzW sinθ上述公式中:τM是垂直面的纵倾力矩,是控制输出量;θ是水下机器人的当前纵倾角,θd是水下机器人当前的目标纵倾角,两者均为水下机器人的状态量,能通过水下机器人的姿态传感器测量和计算得到;(θ‑θd)是水下机器人的纵倾角误差,q是水下机器人的垂直角速率,两者为控制输入量;Kpθ2是水下机器人的纵倾角误差系数,Kdθ2是水下机器人的垂直角速率系数,BGzW sinθ是水下机器人的重力/浮力垂直静力矩,三者能通过试验测定获得,是已知参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4779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