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直视紫外光通信单次散射过程路径损耗计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21597.4 | 申请日: | 2016-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0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宋鹏;宋菲;王建余;熊扬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0/073 | 分类号: | H04B10/073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直视紫外光通信单次散射过程路径损耗计算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设定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参数,定义区域V′,公共散射体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视 紫外 光通信 散射 过程 路径 损耗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非直视紫外光通信单次散射过程路径损耗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设定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参数,定义区域V′,公共散射体
求出V′的范围;所述步骤1具体为:在紫外光NLOS通信中,CT和CR分别表示发射端Tx的发散角圆锥和接收端Rx的视场角FOV圆锥,点T为CT的顶点,点R为CR的顶点,点H为CT的任意横切面的圆心,点L为CR的任意横切面的圆心,即TH为CT的中心轴线,RL为CR的中心轴线,发射端发散半角为
发射仰角为TH和其在XOY平面投影的夹角θt,坐标原点O与点T重合,接收端视场半角为
接收仰角为RL和其在XOY平面投影的夹角θr,TH在XOY平面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αt是CT的偏轴角,RL在XOY平面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αr是CR的偏轴角,d是点T到点R的直线距离,(θt,αt)和(θr,αr)确定了CT和CR的方向;发散角圆锥和FOV圆锥的公共区域为公共散射体V,即V=CT∩CR,点S为公共散射体V内的散射点,发射端发射一个光子,光子在点S被散射,在以坐标原点为参考点,由方位角、顶角和距离构成球面坐标系下,OS与Z轴的夹角θ为光子入射的顶角,OS在XOY平面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α为方位角,从发射端T到点S的距离为r,光子的入射方向和指向接收端的散射方向构成的夹角为散射角βs,ζ为散射点S和点R的连线与RL构成的夹角,r'是从点S到接收端R的距离;光子在传输的过程中,遇到V内的体积微元δV发生散射,到达Rx的能量δEr为:
其中
是Rx的立体角,Et是发射光束能量,Ar是接收探测面面积,P(cosβs)是散射相函数,ke是消光系数,吸收系数ka和散射系数ks之和构成了通信过程中大气的消光系数ke,即ke=ks+ka;散射相函数P(cosβs)是瑞利散射相函数PR(cosβs)和米氏散射相函数PM(cosβs)的加权和:
其中,ksR是瑞利散射的散射系数,ksM是米氏散射的散射系数,ks=ksR+ksM;瑞利散射相函数PR(cosβs)为:
米氏散射相函数PM(cosβs)为:
其中,γ、g和f是模型参数;在球坐标系中,体积微元为δV=r2sinθδθδαδr,则,被公共散射体V散射后被Rx接收到的总能量Er为:
定义区域V′,范围为[θmin,θmax]、[αmin,αmax]、[rmin,rmax],使
θmin和θmax为:
过点H做线GH平行于XOY平面,G点为线GH与CT的交点,G点在XOY平面的投影为G',在线TH上选取任意一点E,E点在XOY平面的投影为E',应用三角定理,
则,αmin和αmax为:
对于共面的情况,公共散射体的体积是最大的,TP是发散角圆锥的中心轴线,RQ是FOV圆锥的中心轴线,P点在XOY平面的投影为P',Q点在XOY平面的投影为Q',点K、M、U、W为CT和CR的四个交点,∠PTP′=θt,∠QRQ′=θr,∠UTP和∠PTM等于
∠KRQ和∠QRM等于
所以,
对于△UTR,由正弦函数可得,UT为:
同样的,
令rmin=min[UT,MT],rmax=max[WT,KT] (10)对于无界的公共散射体V,rmax→∞,至此,区域V′的范围可得;步骤2:将区域V′分为若干个微元V",在球坐标系中,得到微元的坐标;步骤3:遍历区域V′分割成的若干个微元V",判断微元V"是否在公共散射体V内,如果在公共散射体V内计算被微元V"散射后被Rx接收到的能量,将被微元V"散射后被Rx接收到的能量相加,计算得到Rx接收到的总能量,求出路径损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2159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辐照新型电缆组件
- 下一篇:碳纤维芯复合物绝缘软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