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光纤通信线路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92257.3 | 申请日: | 2016-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1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勐勐;颜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晓庄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 地址: | 21117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光纤通信线路故障监测系统,包括主激光器模块(1)、第一至四光耦合器、脉冲调制+扰偏控制模块(4)、混沌激光信号生成控制模块(5)、第一、二波分复用器(7、11)、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8)、环形器(9)、多中继待测光纤通信线路(10)、平衡光电探测器模块(13)、第一光电探测器模块(14)、第二光电探测器模块(15)、数据采集模块(16)、数据分析处理模块(17)和显示装置(18);系统可以同时获得基于相干探测的分布式光时域传感监测方案和基于混沌光源的分布式光时域传感监测方案,在测试过程中同时对多中继待测光纤通信线路进行监测。本发明重复利用了系统中的绝大多数测量装置,提高了传感器件的利用效率。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光纤 通信线路 故障 监测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复合型光纤通信线路故障监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主激光器模块(1)、第一光耦合器(2)、第二光耦合器(3)、脉冲调制+扰偏控制模块(4)、混沌激光信号生成控制模块(5)、第三光耦合器(6)、第一波分复用器(WDM1、7)、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8)、环形器(9)、多中继待测光纤通信线路(10)、第二波分复用器(WDM2、11)、第四光耦合器(12)、平衡光电探测器模块(13)、第一光电探测器模块(14)、第二光电探测器模块(15)、数据采集模块(16)、数据分析处理模块(17)和显示装置(18);光路连接方式如下:主激光器模块(1)的输出端口接包含1个输入端口、2个输出端口的第一光耦合器(2)的输入端口,第一光耦合器(2)的第1输出端口接包含1个输入端口、2个输出端口的第二光耦合器(3)的输入端口,第二光耦合器(3)的第1输出端口接包含2个输入端口、2个输出端口的第四光耦合器(12)的第1输入端口,第二光耦合器(3)的第2输出端口接脉冲调制+扰偏控制模块(4)的输入端口,脉冲调制+扰偏控制模块(4)的输出端口接包含2个输入端口、1个输出端口的第一波分复用器(WDM1、7)的第1输入端口;第一光耦合器(2)的第2输出端口接混沌激光信号生成控制模块(5)的输入端口,混沌激光信号生成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口接包含1个输入端口、2个输出端口的第三光耦合器(6)的输入端口,第三光耦合器(6)的第1输出端口接第一光电探测器模块(14)的输入端口,第三光耦合器(6)的第2输出端口接第一波分复用器(WDM1、7)的第2输入端口;第一波分复用器(WDM1、7)的输出端口接EDFA(8)的输入端口,EDFA(8)的输出端口接环形器(9)的第1端口,环形器(9)的第2端口接多中继待测光纤通信线路(10),环形器(9)的第3端口接包含1个输入端口、2个输出端口的第二波分复用器(WDM2、11);第二波分复用器(WDM2、11)的第1输出端口与第四光耦合器(12)的第2输入端口相连,第四光耦合器(12)的两路输出端分别接平衡光电探测器模块(13)的两个光耦合输入端;平衡光电探测器模块(13)的差分输出端口连接数据采集模块(16)的第1输入端口;第二波分复用器(WDM2、11)的第2输出端口与第二光电探测器模块(15)相连;第一、第二光电探测器模块的输出端口分别接数据采集模块(16)的第2、3输入端口;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数据分析处理模块(17);数据分析处理模块(17)的输出端口连接显示装置(1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晓庄学院,未经南京晓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9225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杂散宽带的微波光子混频装置
- 下一篇: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