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河水倒流工程防治荒漠化和干旱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63611.X 申请日: 2016-02-01
公开(公告)号: CN107022974A 公开(公告)日: 2017-08-08
发明(设计)人: 马瑞志 申请(专利权)人: 马瑞志
主分类号: E02B3/00 分类号: E02B3/00;E02B1/00;E03B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68 北京市丰台***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河水倒流工程防治荒漠化及干旱的方法。该方法在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入海前不再使用的及各流域段超常年平均水位的河水,用人工附加能量的方法,通过各种河水倒流工程,调送到石漠、沙漠、泥漠环境及其他干旱缺水地区,在适宜的储集空间中储存和利用。河流下游纵比降很小,使河水倒流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黄土高原和沙漠有巨大的储水空间,即使把长江黄河的水都流入西北大漠也都容纳得下。本发明克服了水只能往低处流、河只能往海里走的传统偏见,为人类彻底战胜荒漠化提供了关键性技术措施,为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河水 倒流 工程 防治 荒漠化 干旱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利用河水倒流工程防治荒漠化和干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河水倒流工程防治荒漠化及干旱的方法是指在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入海前不再使用的及各流域段超常年平均水位的河水,用人工附加能量的方法,通过各种河水倒流工程,调送到石漠、沙漠、泥漠环境及其他干旱缺水地区,在适宜的储集空间中储存和利用,所述的河水倒流工程包括起点取水工程、倒流河调水工程和终点储水和用水工程,起点取水工程根据河水中泥沙含量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含有悬浮泥沙的,在河道旁侧修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沉淀池,然后,从沉淀以后的清水池中设起点泵站(4),把水送入各类倒流河调水工程的起点,不含泥沙的,直接在主河槽、水库或与河流相通的湖泊中设取水装置(3),取水装置(3)的取水口不高于常年平均水位线的高度,倒流河调水工程泛指一切能将河水从下游向上游或在总体上或局部区段上从低处向高处调送河水的管道、隧道、明渠工程,包括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水下隧道或管道型倒流河道,包括从河流入海口就近调送河水到达别处海岸的海底隧道(2)工程和沿原河槽底层(1)直接向上游回返的河底隧道(7)工程,在水深小于2m的河槽中布设管道或隧道,应预先用自行筏式或泥沙扰动机式河道清淤船向下清理出深度不小于管道或隧道直径的深槽,第二种是沿河岸的土石方倒流河道(6),在河道纵比降不大于1‰的下游河段,适于修筑河、堤、路三用的土石方倒流河道(6),土石方倒流河道(6)的横截面为一个大的正梯形顶部接一个小的倒梯形,小的倒梯形为倒流河道,两侧的正梯形顶面修成公路或铁路的路基,临河一侧的正梯形坡面修成正流河道的防洪堤,土石方倒流河道(6)的纵切面为一个拉长的阶梯形,阶梯的顶面为向上游逐渐降低的河底面,阶梯的前直面为起点泵站(4)或中继泵站(8),用以提升位置水头,工程修筑时,需将倒流河工程取土与正流河道(5)的清淤或更新做统一规划和实施,在通过交叉公路或河道时,可修建高架式倒流河道和两侧的公路,第三种是沿路型倒流河道,在新建或已建的封闭性高速公路或铁路两侧,将林木隔离带改造成倒流明渠隔离带,或采用地面开挖法埋设管道或隧道,施工完成后栽植或复栽林木隔离带,第四种是穿山隧道式倒流河道,这种倒流河道是向荒漠深处长程调水的主体工程,有两种能量供给方法:沿途经常出露于地表的隧道,采用起点泵站(4)和多级中继泵站提供压力水头,一站式送达终点的隧道,在山体顶部修建天池型换能蓄水体来提供位置水头,当上述三种倒流河道将河水调送至山体脚下时,先用泵站将水扬升至就近的水库、湖泊或其他蓄水体,然后再扬升至山顶换能蓄水体,向换能蓄水体供水的量和供水速度不小于换能蓄水体向隧道泄水的量和泄水速度,终点储水和用水工程按受水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加以利用或修建,在下游平原缺水地区,优先将倒流河水注入到现有的蓄水体或输配水河渠,在地下水位下降的踩水区直接注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泥漠地区,除向原有蓄水体和输水河渠补水外,将大的U形谷在开口端修筑堤坝围成大型蓄水体,在沙漠优先向人工修建的漠表海注水,同时将干枯的或无开采价值的盐渍化湖盆或洼地作为蓄水体,并在蓄水后的盐渍化湖盆或洼地附近建水处理厂,反复去除湖水中的盐分,最后变成淡水湖,在沙漠砂层底下有储水构造的地区,可直接把倒流河水泄入沙层中,在地下深部储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瑞志,未经马瑞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6361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