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芯片、其制作方法以及原位催化和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8885.5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5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顾志鹏;王腾飞;陈红梅;刘静静;聂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其制作方法以及原位催化和检测方法,该微流控芯片是在硅基“Y”型通道内部加工出周期性尖峰微结构。该黑硅表面在经过氢氟酸氢化处理后,可实现银纳米粒子在尖峰微结构表面的原位化学生长,进而利用银‑黑硅(Ag‑BS)复合结构的大比表面积及粗糙度,提高了对硝基苯酚还原成对氨基苯酚催化反应的效率及反应活性。同时Ag‑BS复合结构有助于表面等离子共振基元的形成,可用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检测。该Ag‑BS微纳结构复合器件在高度集成的化学合成、分析、生物传感及诊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制作方法 以及 原位 催化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黑硅基材、以及形成于所述硅基材内的Y型通道,所述Y型通道包括1个主通道和2个分支通道,所述主通道的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2个分支通道,另一端形成有产物出口,所述2个分支通道的末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进样口和第二进样口,所述主通道的至少部分内壁表面形成有尖峰微结构,该尖峰微结构的表面分散并负载有金属纳米粒子,该金属纳米粒子与尖峰微结构表面之间通过化学作用力结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2888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湿度三综合试验箱
- 下一篇:倾斜式消解罐加热回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