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分区温室的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18730.3 | 申请日: | 2016-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9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 发明(设计)人: | 齐振宇;童正仙;师恺;孔德栋;胡美华;徐国忠;董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3/1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分区温室的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热源、供水干管、回水干管、循环水泵、散热设备、直通电磁阀、四通电磁阀、温度传感器,所述供水水管上设有循环水泵,在温室各分区内通过四通电磁阀或直通电磁阀将各分区供、回水管连接起来,形成加热循环。多分区温室的加热装置通过四通电磁阀与直通电磁阀的组合,实现了多分区温室的加热,节省了人力、物力,简化了多分区温室加热装置的空间布局,降低了温室加热循环水泵运行的能耗,并从设计上确保了加热装置自动控制实现容易、设备运行安全稳定。该加热装置尤其适合应用于分区较多、单个分区面积较小的自控型温室。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区 温室 加热 装置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分区温室的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分区温室的加热装置包括:热源(1)、供水干管(2)、第一蝶阀(3)、循环水泵(4)、压力表(5)、排气阀(6)、第一管道水温传感器(7)、止回阀(8)、第二蝶阀(9)、若干直通单元(10)、若干四通单元(11)、回水干管(12)、稳压罐(13)、控制器;其中,所述热源(1)分别与供水干管(2)的一端和回水干管(12)的一端相连,供水干管(2)的另一端封堵,回水干管(12)的另一端与稳压罐(13)相连;在所述供水干管(2)上依次设置第一蝶阀(3)、循环水泵(4)、压力表(5)、排气阀(6)、第一管道水温传感器(7)、止回阀(8)和第二蝶阀(9);在供水干管(2)和回水干管(12)之间设置若干直通单元(10)和若干四通单元(11);所述直通单元(10)包括第三蝶阀(101)、第一散热设备(102)、第四蝶阀(103)、第二管道水温传感器(104)、直通电磁阀(105)、第五蝶阀(106)和第一室内气温传感器(107);其中所述第三蝶阀(101)、第一散热设备(102)、第四蝶阀(103)、第二管道水温传感器(104)、直通电磁阀(105)、第五蝶阀(106)依次相连;第三蝶阀(101)与供水干管(2)相连,第五蝶阀(106)与回水干管(12)相连;所述四通单元(11)包括第六蝶阀(111)、第七蝶阀(112)、第二散热设备(113)、第八蝶阀(114)、第三管道水温传感器(115)、四通电磁阀(116)、第九蝶阀(117)和第二室内气温传感器(108);其中,所述第六蝶阀(111)的一端与供水干管(2)相连,另一端与四通电磁阀(116)的第一阀口相连;四通电磁阀(116)的第二阀口与第七蝶阀(112)的一端相连;第七蝶阀(112)的另一端与第二散热设备(113)相连;第八蝶阀(114)的一端与第二散热设备(113)相连,第八蝶阀(114)的另一端与四通电磁阀(116)的第三阀口相连;在第八蝶阀(114)和四通电磁阀(116)之间设置第三管道水温传感器(115);四通电磁阀(116)的第四阀口与第九蝶阀(117)的一端相连,第九蝶阀(117)的另一端与回水干管(12)相连;所述循环水泵(4)、第一管道水温传感器(7)、第二管道水温传感器(104)、第三管道水温传感器(115)、直通电磁阀(105)、四通电磁阀(116)、第一室内气温传感器(107)和第二室内气温传感器(108)均与控制器相连;该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控制器接收气象站传递来的室外气候信息,该信息包括室外温度、风速以及太阳辐照度;在控制器上设定各分区室内加温温度;步骤二、第二管道水温传感器(104)、第三管道水温传感器(115)、第一室内气温传感器(107)和第二室内气温传感器(108)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设定的各分区室内加温温度、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以及室外气候信息计算各分区的期望室内气温,如果期望室内气温高于室内传感器检测到的当前室内气温,则控制器控制循环水泵(4)与热源(1)停止工作;反之,控制器控制循环水泵(4)与热源(1)启动工作;步骤三、当控制器控制循环水泵(4)与热源(1)启动工作时,管道温度的计算如下:用当前分区室内实际测得的气温t2(n)与5分钟前室内气温t2(n‑1)的差|t2(n‑1)‑t2(n)|来衡量分区室内气温变化快慢;设定阈值δ,当|t2(n‑1)‑t2(n)|>δ时,采用比例调节法计算后5分钟的管道温度T(n+1),即有:T(n+1)=T+kp×[t1(n+2)‑t2(n)]+To+Tf+Tl式中T为设定管道的标准温度;t1(n+2)为10分钟后的室内期望气温;kp为比例系数;To为室外温度,Tf为风速,Tl为太阳辐照度对计算管道温度的影响值;当|t2(n‑1)‑t2(n)|<δ,且|t2(n)‑t1(n+2)|>δ1时,通过积分,消除稳态误差,则后5分钟的管道温度T(n+1)为:T(n+1)=T(n)+Ti,式中δi为正值积分系数,t(n)为设定的室内气温的加热温度,δ1为设定的另一个阈值,当前室内实际气温与5分钟前室内实际气温之差的绝对值小于δ,并且当前室内实际气温与10分钟后室内期望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δ1时,进行积分调节,调节强度由δi决定;步骤四、通过步骤三得到各分区管道温度,控制器调节直通电磁阀(105)和/或四通电磁阀(116)的开启比例,调节进入各温室分区的供热介质的流量,从而调节各分区内加热管道温度,使温室各分区内温度达到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1873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红外线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带油污检测功能的吸油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