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油水混合物自动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3651.3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4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涂福泉;王琦琳;张呈东;张玮;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自动化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油水混合物自动分离装置,包括箱体、油水混合物储存腔、油水分离腔、集油腔、净水腔和气泡发生装置,箱体内部右侧上部设有油水混合物储存腔,油水混合物储存腔通过出料管与油水分离腔连接,油水分离腔与净水腔底部连通,箱体内部右侧下部靠近后侧处固定有集油腔,集油腔通过出油管与油水分离腔的溢流槽连接,箱体内部右侧下部靠近前侧处固定有气泡发生装置的空压机,气泡发生装置的气泡发生器设在油水分离腔的支撑孔板下方,空压机与气泡发生器通过进气管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采用该装置能有效将油水混合物中油和水进行分离,且能对油水分离过程实现自动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混合物 自动 分离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餐厨油水混合物自动分离装置,包括箱体(3)、油水混合物储存腔(32)、油水分离腔(25)、集油腔(38)、净水腔(22)和气泡发生装置(36),其特征在于,箱体(3)内部右侧上部设有油水混合物储存腔(32),油水混合物储存腔(32)通过出料管(35)与油水分离腔(25)连接,出料管(35)装有出料电磁阀(34);箱体(3)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油水分离腔(25),箱体(3)内部左侧设有净水腔(22),所述油水分离腔(25)与所述净水腔(22)底部连通;箱体(3)内部右侧下部靠近后侧处固定有集油腔(38),集油腔(38)通过出油管与油水分离腔(25)的溢流槽(26)连接,出油管装有出油电磁阀(28);箱体(3)内部右侧下部靠近前侧处固定有气泡发生装置(36)的空压机(37),气泡发生装置(36)的气泡发生器(40)设在油水分离腔(25)的支撑孔板(19)下方,空压机(37)与气泡发生器(40)通过进气管连接;箱体(3)包括长方体薄板结构的壳体(5)、通气孔(2)、法兰清洗孔(4)、控制装置(11)和百叶门(13),所述壳体(5)的底板下部安装有四个支撑脚;壳体(5)顶部壁板上表面的左侧设有与净水腔(22)连通的通气孔(2),通气孔(2)直径为40~50mm;壳体(5)前侧壁板左侧中间位置处设有法兰清洗孔(4),法兰清洗孔(4)与油水分离腔(25)连通,法兰清洗孔(4)直径为300~400mm;壳体(5)前侧壁板的右侧上方固定有控制装置(11),控制装置(11)上设有开始按钮(6)和停止按钮(12),控制装置(11)内装有控制器(42),控制装置(11)下方装有百叶门(13),控制装置(11)中心与百叶门(13)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油水混合物储存腔(32)包括进料口(10)、粗过滤网(29)、细过滤网(30)、加药装置(8)、搅拌器(9)、出料管(35)和出料电磁阀(34),油水混合物储存腔(32)为长方体薄板结构,油水混合物储存腔左侧壁板(31)的前边紧贴箱体(3)的前侧内壁,油水混合物储存腔左侧壁板(31)的后边紧贴箱体(3)的后侧内壁,油水混合物储存腔左侧壁板(31)的上边紧贴箱体(3)顶部壁板的内壁;油水混合物储存腔底板(33)的前边紧贴箱体(3)的前侧内壁,油水混合物储存腔底板(33)的后边紧贴箱体(3)的后侧内壁,油水混合物储存腔底板(33)的左边紧贴油水混合物储存腔左侧壁板(31);油水混合物储存腔(32)的右侧壁板和顶部壁板由箱体(3)内壁组成;油水混合物储存腔(32)的顶部壁板上表面右侧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安装有粗过滤网(29)和细过滤网(30),粗过滤网(29)设在细过滤网(30)的上层;油水混合物储存腔(32)的顶部壁板上表面左侧装有加药装置(8),加药装置(8)设有加药装置电磁阀(7),油水混合物储存腔(32)的顶部壁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装有搅拌器(9),搅拌器(9)的杆长为油水混合物储存腔(32)高度的0.6~0.7倍,油水混合物储存腔底板(33)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出料管(35);所述粗过滤网(29)和细过滤网(30)均为活动可拆卸结构,粗过滤网(29)筛孔尺寸为4~8目,细过滤网(30)筛孔尺寸为16~30目;所述出料管(35)出口安装高度位于气泡发生器(40)上表面与支撑孔板(19)下表面之间的中间高度处;所述油水混合物储存腔左侧壁板(31)与油水混合物储存腔(32)的右侧壁板间距为箱体(3)长度的0.20~0.25倍,油水混合物储存腔(32)高度为箱体(3)高度的0.5~0.6倍;油水分离腔(25)的顶部壁板和底板由箱体(3)内壁组成,油水分离腔左侧壁板(17)的前边紧贴箱体(3)的前侧内壁,油水分离腔左侧壁板(17)的后边紧贴箱体(3)的后侧内壁,油水分离腔右侧壁板(27)四边紧贴箱体(3)内壁;油水分离腔(25)的中间位置处水平地设有支撑孔板(19),支撑孔板(19)四边紧贴油水分离腔(25)内壁,所述支撑孔板(19)均匀地设有直径为20~30mm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距为通孔直径的1.5~2.0倍;支撑孔板(19)上表面均匀地装有7~10个聚结斜板(24),聚结斜板(24)倾角为40°~60°,油水分离腔(25)下部等高度装有两个功率相同的加热棒(18);油水分离腔左侧壁板(17)右侧上部装有高液位开关(23),油水分离腔左侧壁板(17)右侧下部装有低液位开关(20),所述高液位开关(23)和所述低液位开关(20)中间位置处装有温度开关(21),油水分离腔右侧壁板(27)左侧上部设有溢流槽(26),高液位开关(23)的安装高度比溢流槽(26)的上表面高出30~50mm,低液位开关(20)的安装高度比聚结斜板(24)的上表面高出50~80mm;所述油水分离腔左侧壁板(17)高度为箱体(3)高度的0.7~0.75倍,油水分离腔左侧壁板(17)顶部与箱体(3)顶部壁板间隙为箱体(3)高度的0.05~0.10倍,油水分离腔左侧壁板(17)底部与箱体(3)底板间隙为箱体(3)高度的0.15~0.25倍;所述油水分离腔右侧壁板(27)与油水混合物储存腔左侧壁板(31)间距为箱体(3)长度的0.10~0.15倍,油水分离腔左侧壁板(17)与油水分离腔右侧壁板(27)间距为箱体(3)长度的0.40~0.45倍;集油腔(38)为独立长方体薄板结构,集油腔(38)右侧上部设有液位计(14),液位计(14)固定在箱体(3)右侧壁板右侧,集油腔(38)右侧下部设有出油手动阀(15);净水腔(22)的左侧壁板、顶部壁板和底板由箱体(3)内壁组成,净水腔(22)的右侧壁板由油水分离腔左侧壁板(17)组成,净水腔(22)左侧壁板左侧下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装有出水电磁阀(1);所述净水腔(22)的左侧壁板右侧下部装有左斜板(41),油水分离腔右侧壁板(27)左侧下部装有右斜板(39),左斜板(41)和右斜板(39)呈“V”字分布,左斜板(41)倾角为160°~165°,右斜板(39)倾角为15°~20°,所述左斜板(41)和所述右斜板(39)连接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排渣孔(16);控制系统中开始按钮(6)、高液位开关(23)、温度开关(21)、低液位开关(20)和停止按钮(12)与控制器(42)的数字输入通道DI连接;搅拌器(9)电机和空压机(37)电机与各自对应的搅拌器电机继电器(43)和空压机电机继电器(44)电连接;搅拌器电机继电器(43)、空压机电机继电器(44)、加药装置电磁阀(7)、出料电磁阀(34)、出油电磁阀(28)和出水电磁阀(1)与控制器(42)的数字输出通道DO连接;所述通气孔(2)、搅拌器(9)、出料管(35)、气泡发生器(40)、排渣孔(16)和溢流槽(26)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自动化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自动化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1365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便池卫生洁具
- 下一篇:一种排水阀的加大水位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