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高精度地震信号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3012.7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7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培;张琪;杜立志;牛建军;翟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上海骄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骄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混合遥测地震勘探用分布式高精度地震信号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采集装置是由底座两端分别接有数传电缆线,底座上部装有保护壳,保护壳内与底座之上的空间为采集板舱室,采集模块置于采集板舱室内,保护壳的上部设有检波器输入插头构成。在数据通讯模块中耦合有馈电系统,通过数传输电缆上耦合的94~48伏电源变换成系统所需要的工作电压,实现了只需要一个电源装置即可实现全部链路上的供电,采用ADS1282数转换器,实现了自检和系统校准,以保证高保真度、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地采集地震信号。方法简单实用,简化了野外测量的复杂过程,节省了时间,减轻了野外工作强度,提高了野外测量的工作效率,降低了野外工作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高精度 地震 信号 采集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混合遥测地震勘探用分布式高精度地震信号采集装置,采集装置是由底座(4)的左右两端分别接有数传电缆线(3),数传电缆线(3)外包有电缆线护套(5),底座(4)上部装有保护壳(6),保护壳(6)内与底座(4)之上的空间为采集板舱室(2),采集模块置于采集板舱室(2)内,保护壳(6)的上部中间部位设有检波器输入插头(1)构成;所述的采集模块是由主处理器(15)分别与左侧通讯馈电模块(10)、右侧通讯馈电模块(11)、信号发生器模块(12)和数据采集模块(13)连接,主处理器(15)经电源管理模块(14)分别与左侧通讯馈电模块(10)和右侧通讯馈电模块(11)连接构成;混合遥测地震勘探用分布式高精度地震信号采集装置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分布式高精度地震信号采集装置(7)之间通过数传电缆线(3)和航插依次相互连接组成数据采集链路;B、上位机向数据链路中发送电源开关指令,左侧通讯馈电模块(10)或右侧通讯馈电模块(11)检测到数传电缆线(3)上的耦合的电压后,经过电源管理模块(14)将外部电源转换成工作电压,启动CPU主处理器(15);C、上位机向数据链路发送叫站指令,通过数传电缆线(3)及左侧通讯馈电模块(10)或右侧通讯馈电模块(11)将该指令传输到CPU主处理器(15)中,CPU主处理器(15)收集当前采集模块的物理信息,包括编号、逻辑序号,并进行编码处理,上发到数据链路中,上位机将接收到的全部数据进行解编后,实现数据采集链路上所有分布式高精度地震信号采集装置(7)的编码;D、上位机向数据链路中发送数据采集指令,通过数传电缆线(3)、左侧通讯馈电模块(10)或右侧通讯馈电模块(11)以广播的方式传输到所有分布式高精度地震信号采集装置(7)中的CPU主处理器(15)中,CPU主处理器(15)接收到该指令后,立即启动低速同步头检测模式,当整个数据链路中的同步通讯建立成功后,启动数据采集模块(13),将采集到的数据以数据流的方式实时上传到到上位机中;E、在上位机将数据采集模块(13)和信号发生器模块(12)采集到的数据直接送到通讯端口并上传到数据链路中的同时,完成采集装置自检;F、上位机向数据链路中发送电源关闭指令,左侧通讯馈电模块(10)或右侧通讯馈电模块(11)检测不到数传电缆线(3)上的耦合电压,CPU主处理器(15)没有工作电源,数据链路上的所有分布式高精度地震信号采集装置(7)处于待机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上海骄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骄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大学;上海骄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骄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1301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