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家居照明节能信息共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8023.6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1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廖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唯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郭霞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为了以尽可能节能的方式增强人‑环境交互体验增强人‑环境交互体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智能家居系统的灯光照明单元节能的监控方法,包括利用环境光感应单元及其工作参考信息以及计时单元获得环境光的照度信息和角度变化信息;利用多个红外测距单元检测使用者与灯光照明单元之间的距离信息;利用灯光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到的环境光信息和距离信息,对所述灯光照明单元进行照明角度调整和照度调整,同时监测所述第一灯光节能控制系统的能耗;经过预定的第一时间段,获得在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灯光节能控制系统的环境光感应单元的工作参考信息以及其他这些灯光节能控制系统对应的能耗等步骤。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家居 照明 节能 信息 共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家居照明节能信息共享方法,用于监控灯光照明单元的节能状态,所述灯光照明单元用于以照明角度可调整的方式进行室内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方法基于具有环境光感应单元的第一灯光节能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灯光节能控制系统包括环境光感应单元、灯光控制单元、红外测距单元和灯光照明单元,且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环境光感应单元及其工作参考信息以及计时单元获得环境光的照度信息和角度变化信息;(2)利用多个红外测距单元检测使用者与灯光照明单元之间的距离信息;(3)利用灯光控制单元根据环境光的照度信息和距离信息进行照度调整,以及根据环境光的角度信息进行照明角度调整,同时监测所述第一灯光节能控制系统的能耗;(4)经过预定的第一时间段,获得在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灯光节能控制系统的环境光感应单元的工作参考信息以及其他这些灯光节能控制系统对应的能耗;(5)根据所述第一灯光节能控制系统以及来自其他灯光节能控制系统的工作参考信息、所述能耗,修改所述第一灯光节能控制系统的环境光感应单元的工作参考信息;所述环境光感应单元的存储单元存储有包括安装所述环境光感应单元被安装地域的光照角度、对应的时间以及环境光感应单元输出电压信息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表,该表作为环境光感应单元的工作参考信息,每一次环境光感应单元输出电压时均与该表中记录的环境光感应单元输出电压信息存在对应关系,所述环境光感应单元包括光信号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和光传感电路阵列,其中所述光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角度‑输出电压信息对应信息表和光传感电路阵列输出的电压确定环境光的照度,所述光传感电路阵列是由多个环境光感应电路组成的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光感应电路包括晶体管T1‑T18以及电容C1‑C4,且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CLK,源极连接T9的漏极,T1的漏极连接T3的栅极,T3的源极连接T13的漏极,T3的漏极连接OUT,T2的栅极连接CLK,T2的源极连接CTRL,T2的漏极连接T13的栅极、T6的栅极以及T15的漏极和C3的一端,T13的源极连接T11的漏极和T15的源极,T15的漏极还连接T4的基极,T4的漏极连接T5的源极,T4的源极连接C1的一端和T6的漏极,C1的另一端连接T15的漏极,T6的源极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T16的漏极以及T18的源极,C2的另一端连接OUT,T18的栅极连接T13的栅极和T2的漏极以及T5的栅极,T9的源极连接T7的漏极,T7的源极连接C3的另一端,T7的源极还连接Vin、T8的源极以及C4的一端,T7的栅极连接T8的栅极,T8的漏极连接T10的源极,C4的另一端连接T10的漏极以及T17的源极,T17的栅极连接CLK,T17的漏极接地,T12的栅极连接T17的源极,T11的栅极连接T1的漏极,T12的漏极连接T14的源极和T16的源极,T14的栅极和漏极连接T10的栅极,T9的栅极连接T13的栅极,T14的栅极连接T18的漏极,T15的栅极连接T16的栅极,T7的栅极连接T15的栅极,电容C1处设置有光传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唯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思唯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0802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