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端子引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4695.2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8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枭烽;徐敖奎;闻昱;吴晓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兴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端子引出结构,包括电池壳体和负极端子。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池壳体和负极端子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能够有效解决锂离子电池渗液的问题,结构合理,工艺简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加工难度,利于生产中推广应用。传统的负极引出结构配件一般是电池壳体、螺柱、密封垫、压片、螺帽等,配件繁多且成本较高。本专利配件只需两个,负极端子和电池壳体。在钢壳底部冲压凸点,再用储能碰焊机将负极端子焊接在钢壳底部,这样一个锂离子负极引出端子就快速简单的完成组装。钢壳底部无缝无孔,负极端子碰焊在钢壳底部,这样电池电解液就不可能从负极端子中渗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端子 引出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端子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壳体(1)和负极端子(2),所述电池壳体(1)的形状为一体成型的圆柱形钢壳,所述电池壳体(1)的外径为30‑50mm,所述电池壳体(1)的内部中空,电池壳体(1)的开口向下,所述电池壳体(1)的底部为水平面,所述电池壳体(1)的底部边缘有一圈第一倒圆角(3),所述第一倒圆角(3)的半径为2‑5mm,所述电池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一圈防护凸起(4),所述防护凸起(4)的半径为10‑15mm,所述防护凸起(4)的高度为2‑3mm,所述防护凸起(4)内的电池壳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焊接凸点(5),所述焊接凸点(5)的高度为0.5‑1.0mm,所述负极端子(2)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负极端子(2)的外径为10‑16mm,所述负极端子(2)的高度为7‑8mm,所述负极端子(2)的内部设有一个中空圆槽(6),所述中空圆槽(6)开口向下,所述中空圆槽(6)的直径为5‑6mm,所述中空圆槽(6)的深度为5‑6mm,所述负极端子(2)的底部边缘有一圈第一倒角(7),所述负极端子(2)的顶部边缘有一圈第二倒角(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兴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兴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89469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接线端子及其制造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软包电池标准模块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