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交流电热的自循环细胞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8011.7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8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坤;郎琦;陶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4 | 分类号: | C12M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交流电热的自循环细胞生物反应器,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循环细胞生物反应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生物技术的细胞培养和微流控芯片技术相结合制备的细胞生物反应器存在加工和控制困难且不耐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交流电热的自循环细胞生物反应器包括氧化铟锡导电玻璃(ITO)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层。通过在芯片上适当的位置布置相应的微尺度电极,使成对的电极按一个方向排列,对电极施加相应的电信号,可驱动流体定向流动,达到泵送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基于交流电热的流体自循环芯片有效的填补了微流控芯片集成微型泵的技术难题,开发了一款结构简单、寿命长、控制方便的芯片集成微型泵。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交流 电热 循环 细胞 生物反应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交流电热的自循环细胞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交流电热的自循环细胞生物反应器包括氧化铟锡导电玻璃(1)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层(2),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层(2)的下表面键合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1)的上表面上;所述氧化铟锡导电玻璃(1)上表面的一半面分布有外侧通电电极(1‐1)、内侧通电电极(1‐2)、三组宽电极和三组窄电极;所述外侧通电电极(1‐1)位于氧化铟锡导电玻璃(1)的一个角上;所述内侧通电电极(1‐2)位于三组宽电极和三组窄电极的中间;每组宽电极都与一组窄电极夹杂在一起形成每个宽电极(1‐3)与一个窄电极(1‐4)成对间隔排列,三组宽电极和三组窄电极沿环形排列且按照顺时针方向每对宽电极与窄电极之间排列的次序是相同的,外侧通电电极(1‐1)与每个宽电极(1‐3)相连接,内侧通电电极(1‐2)与每个窄电极(1‐4)相连接;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层(2)下表面开有一个方环形流体通道(2‐1),三组宽电极和三组窄电极分别位于方环形流体通道(2‐1)的相邻三个边的下方;在与氧化铟锡导电玻璃(1)的接触面上没有刻蚀电极的方环形流体通道(2‐1)的一条边上设置有细胞培养室(2‐2),在与氧化铟锡导电玻璃(1)的接触面上有刻蚀电极的方环形流体通道(2‐1)的一条边上设置有细胞培养液注入室(2‐3),所述的细胞培养室(2‐2)是一个圆柱形通孔且上面有一个盖子(3);所述的细胞培养液注入室(2‐3)是一个圆柱形通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83801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套外皮用切割机构的皮料移动机构
- 下一篇: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