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坡度斜向提升容器试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7082.5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4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薄晓光;曹国华;卢昊;朱真才;彭维红;黄宇宏;王磊;李伟;周公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B66B7/00;G01P15/00;G01B21/22;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坡度斜向提升容器试验平台,包括直角框架、导轨组件、对重组件、容器组件、曳引驱动装置、导轨变斜度驱动装置和检测控制系统。直角框架中设有倾斜的导轨组件;导轨组件下端设有导轨导向轮;导轨组件上端设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下部设有固定在直角框架侧面的导轨变斜度驱动装置;导轨组件中设有对重组件和容器组件,上端设有曳引驱动装置;容器组件中设有容器调平机构;检测控制系统由倾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驱动器、控制器、无线数据发射器、无线数据接收器和工控机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模拟检测变坡度斜向提升容器的实际运行情况,同时可以检测变坡度斜向提升容器调平机构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坡度 提升 容器 试验 平台 | ||
【主权项】:
一种变坡度斜向提升容器试验平台,包括检测控制系统(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立架和水平架构成的直角框架(1),直角框架(1)内设有呈变坡度斜向布置的导轨组件(2),所述导轨组件(2)中设有对重组件(3)和容器组件(4),上端设有曳引驱动装置(5),直角框架(1)的立架上设有与曳引驱动装置(5)相连的导轨变斜度驱动装置(6),导轨变斜度驱动装置(6)与检测控制系统(7)相连;所述的导轨组件(2)包括由上导轨(2‑3)、下导轨(2‑4)、导轨连接板(2‑7)和连接加固板(2‑8)构成的导轨架,导轨连接板(2‑7)和连接加固板(2‑8)间隔固定在上导轨(2‑3)和下导轨(2‑4)之间;导轨架的底部设有底部导轨固定架(2‑5)、导轨架的顶部设有顶部导轨固定架(2‑6),底部导轨固定架(2‑5)上设有可在水平架内左右移动的导轨导向轮(2‑1),顶部导轨固定架(2‑6)上设有可在立架内上下移动的导向组件(2‑2);所述导轨架的上段连接加固板(2‑8)上设有经托绳轮固定板(2‑10)固定的托绳轮(2‑11),导轨架的下段设有经压绳轮固定板(2‑12)固定的压绳轮(2‑13);所述的对重组件(3)包括对重框架(3‑6)、对重块(3‑7)、对重导向轮(3‑1)、对重限位轮(3‑2)、对重限位轮安装板(3‑4)、对重绳头(3‑3)和对重绳头安装板(3‑5);所述对重块(3‑7)设在对重框架(3‑6)中;所述对重导向轮(3‑1)固定在对重框架(3‑6)两侧;所述对重限位轮(3‑2)经对重限位轮安装板(3‑4)固定在对重框架(3‑6)下;所述对重绳头(3‑3)经对重绳头安装板(3‑5)固定在对重框架(3‑6)下部;所述的容器组件(4)包括容器厢体(4‑6)、容器滑架(4‑5)、容器导向轮(4‑2)、容器限位轮(4‑3)、容器限位轮安装板(4‑7)、容器绳头(4‑4)、容器绳头安装板(4‑8)和容器调平机构(4‑1);所述的容器厢体(4‑6)设在容器滑架(4‑5)上,容器滑架(4‑5)的一边设有与容器厢体(4‑6)一边铰接在一起的合页(4‑10),另一边设有与容器厢体(4‑6)另一边铰接在一起的容器调平机构(4‑1),所述容器导向轮(4‑2)固定在容器滑架(4‑5)下;所述容器限位轮(4‑3)通过容器限位轮安装板(4‑7)固定在容器滑架(4‑5)的两侧;所述容器绳头(4‑4)通过容器绳头安装板(4‑8)固定在合页连接一边的容器滑架(4‑5)下部;所述的曳引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1)、曳引轮(5‑2)、曳引导向轮(5‑3)和曳引钢丝绳(5‑4);所述的曳引钢丝绳(5‑4)绕过曳引轮(5‑2)和曳引导向轮(5‑3),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绳头(4‑4)和对重绳头(3‑3)上;所述的导轨变斜度驱动装置(6)包括电动缸(6‑1)、固定在直角框架(1)上的电动缸安装板(6‑2)和与导向组件(2‑2)铰接的Y型接头(6‑3);所述的检测控制系统(7)包括设在容器厢体(4‑6)中的倾角传感器(7‑1)、加速度传感器(7‑2)和无线数据发射器(7‑3),设在上导轨(2‑3)两端的限位开关(7‑4),设在地面直角框架(1)旁的驱动器(7‑5)、控制器(7‑6)、无线数据接收器(7‑7)和工控机(7‑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83708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棱钢笔
- 下一篇:LED发光二极管材料作为发热源的保健医疗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