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子母机型蟑螂击杀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34297.1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2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金光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光淳 |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H05C1/0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胡树发 |
| 地址: | 157100 黑龙江省牡丹***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 摘要: | 子母机型蟑螂击杀器,涉及灭虫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消灭蟑螂的方法均存在弊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子母机型蟑螂击杀器,母机中利用电极摆动杆带动高压电极击杀高压电极移动范围内的蟑螂,而子机是人工击杀母机的高压电极移动范围以外出来活动的蟑螂。平常子机是连接在母机上的。只有人工击杀蟑螂时,子机才从母机中分理出,单独使用。子机和母机中的电极均采用高阻值限流电阻来给放电电容充电,通过高压电极对蟑螂短路性放电击杀。线路简单,无调试,安全可靠,可以杀灭小到3mm,大到40mm的蟑螂。 | ||
| 搜索关键词: | 子母 机型 蟑螂 击杀器 | ||
【主权项】:
子母机型蟑螂击杀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子机和母机;母机包括:母机外壳(1‑1)、母机整流电路(1‑2)、母机电极(1‑3)、电极摆动杆(1‑4)、限位触发杆(1‑5)、两个限位开关(1‑6)、电机(1‑7)、电机驱动电路(1‑8)、电机驱动电路触发开关(1‑9)、两个整流电路触发杆(1‑10)和两个母机电极触发开关(1‑11);子机包括:子机电极(2‑1)、子机外壳(2‑2)和子机储能电路(2‑6);母机整流电路(1‑2)的电极电压输出端分别通过两个母机电极触发开关(1‑11)连接母机电极(1‑3),母机整流电路(1‑2)的充电电压输出端连接子机储能电路(2‑6)的电压输入端,子机储能电路(2‑6)的电极电压输出端连接子机电极(2‑1),电机驱动电路触发开关(1‑9)用于控制电机驱动电路(1‑8)的电源通断,电机驱动电路(1‑8)用于驱动电机(1‑7)旋转,两个限位开关(1‑6)用于限定电极摆动杆(1‑4)的摆动角度范围;电机(1‑7)的末端用于触发电机驱动电路触发开关(1‑9),两个整流电路触发杆(1‑10)的首端分别用于触发两个母机电极触发开关(1‑11),母机整流电路(1‑2)、限位触发杆(1‑5)、两个限位开关(1‑6)、电机(1‑7)、电机驱动电路(1‑8)、电机驱动电路触发开关(1‑9)、整流电路触发杆(1‑10)和母机电极触发开关(1‑11)均位于母机外壳(1‑1)内部,母机外壳(1‑1)上开有母机充电口(1‑12),母机整流电路(1‑2)的充电电压输出端嵌固在该母机充电口(1‑12)处,母机外壳(1‑1)底部开有三个开关孔,两个整流电路触发杆(1‑10)的末端分别穿过任意两个开关孔至母机外壳(1‑1)外部,电机(1‑7)的转轴末端从剩余的开关孔伸出至母机外壳(1‑1)外部,两个整流电路触发杆(1‑10)的末端和电机(1‑7)的转轴末端齐平,电极摆动杆(1‑4)的一端和限位触发杆(1‑5)的一端均固定在电机(1‑7)的转轴上,电极摆动杆(1‑4)的另一端悬空,且母机电极(1‑3)固定在电极摆动杆(1‑4)上,限位触发杆(1‑5)的另一端悬空;子机储能电路(2‑6)位于子机外壳(2‑2)内,子机外壳(2‑2)上设有子机充电口,子机储能电路(2‑6)的电压输入端嵌固在该子机充电口内,子机外壳(2‑2)上设有电极杆,子机电极(2‑1)固定在该电极杆末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光淳,未经金光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83429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摆动式喷头喷杆机构
- 下一篇:一种野外昆虫灯光诱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