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式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4629.8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19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05 |
发明(设计)人: | 许俊俊;罗向龙;陈颖;杨庆成;钟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B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20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板式冷凝器,包括前压紧板、后压紧板和中间换热模块,所述前压紧板和后压紧板分别安装于中间换热模块的两侧;所述中间换热模块设置有冷却水流道和蒸汽流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及时分液,排除冷凝液,有效降低冷凝液液膜厚度,减小冷凝传热热阻,有效改善板式冷凝器的换热效果;无运动部件,运行故障率小,可靠性高;保持了常规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特征,继承了常规板式换热器紧凑性好、占用面积小、传热系数高、组装使用灵活的优点;采用分程冷却的思想,针对冷凝换热过程温度曲线的变化规律,分程配置冷却流体的温度和流量,使得温度匹配关系更加合理,有效减小传热温差,降低换热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冷凝器 | ||
【主权项】:
板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压紧板(1)、后压紧板(2)和中间换热模块,所述前压紧板(1)和后压紧板(2)分别安装于中间换热模块的两侧;所述中间换热模块设置有冷却水换热流道和蒸气换热流道;所述中间换热模块由若干第一传热板(3)和第二传热板(4)依次交错堆叠组成,在所述第一传热板(3)和第二传热板(4)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垫(5)和第二密封垫(6),所述第一密封垫(5)和第二密封垫(6)依次交错设置在所述第一传热板(3)和第二传热板(4)之间;所述第一传热板(3)设置有蒸汽进口角孔(14)、冷凝液出口角孔(17)、排气角孔(15)、分液角孔(16)、第一程冷却水进口角孔(18)、第一程冷却水出口角孔(19)、第二程冷却水进口角孔(20)和第二程冷却水出口角孔(21);所述第二传热板(4)设置有蒸汽进口角孔(14)、冷凝液出口角孔(17)、分液角孔(15)、第一程冷却水进口角孔(18)、第一程冷却水出口角孔(19)、第二程冷却水进口角孔(20)和第二程冷却水出口角孔(21);当所述第一传热板(3)与第二传热板(4)堆叠时,所述蒸汽进口角孔(14)、冷凝液出口角孔(17)、分液角孔(16)、第一程冷却水进口角孔(18)、第一程冷却水出口角孔(19)、第二程冷却水进口角孔(20)和第二程冷却水出口角孔(21)分别对应安装在中间换热模块内形成第一程冷却水换热流道、第二程冷却水换热流道以及蒸汽换热流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65462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焊接板式换热器板片组的梳式连接结构
- 下一篇:分解炉三次风管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