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充电及过温保护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56963.2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11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璇;严雪晴;沈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伟锂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156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及过温保护板,包括电池保护芯片U1,还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一稳压二极管D1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2,以及8个电容和11个电阻,其中第一稳压二极管D1与第四电容并联后一端接在电池保护芯片U1的1脚,另一端接第五电阻R5;第二~第四电阻分别连接电池保护芯片U1的2~4脚,第九、第十电阻分别连接电池保护芯片U1的5、6脚;电池保护芯片U1的2脚连接有第二电容C2,电池保护芯片U1的3脚接有第三电容C3,电池保护芯片U1的4脚接有第六电容C6,电池保护芯片U1的5脚接有第七电容C7,电池保护芯片U1的6脚接有第八电容C8,电池保护芯片U1的7脚同时接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保护效果好,使用方便。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充电 保护 | ||
【主权项】:
锂离子电池充电及过温保护板,包括电池保护芯片U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一稳压二极管D1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2,以及8个电容和11个电阻,其中第一稳压二极管D1与第四电容并联后一端接在电池保护芯片U1的1脚,另一端接第五电阻R5;第二~第四电阻分别连接电池保护芯片U1的2~4脚,第九、第十电阻分别连接电池保护芯片U1的5、6脚;电池保护芯片U1的2脚连接有第二电容C2,电池保护芯片U1的3脚接有第三电容C3, 电池保护芯片U1的4脚接有第六电容C6,电池保护芯片U1的5脚接有第七电容C7,电池保护芯片U1的6脚接有第八电容C8, 电池保护芯片U1的7脚同时接地;电池保护芯片U1的8脚经第六电阻R6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其源极和漏极之间接有第八电阻R8,第七电阻R7一端接第一场效应管Q1漏极,另一端接电源正极,第一场效应管Q1漏极同时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第二场效应管Q2漏极接有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D2和第五电容C5,第二稳压二极管D2和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并联组成滤波电路一端接信号输出端,另一端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伟锂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伟锂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45696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端电流双通道隔离栅
- 下一篇:短路保护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