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和变高度辊模成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9338.7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0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管延智;阳振峰;李强;檀亚运;裴希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5/14 | 分类号: | B21D5/14;B23P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01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和变高度辊模成形系统,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包括底模(4)、成形轧辊组(5)、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底座(6)和上位机;所述成形轧辊组(5)设置于所述底模(4)的正上方,设所述成形轧辊组(5)包括n道次的成形轧辊(5-1);所述成形轧辊组(5)的各道次成形轧辊(5-1)的成形角度从第一道次到最后道次逐次递增;每道次成形轧辊(5-1)的z值可独立调节。优点为:可根据轧辊和底模的不同形状,设计生产不同宽度、不同高度、不同截面的产品,并且,对于生产出的同一产品,还具有不同的高度值,适应性更强,有效的解决了截面形状既深又窄的高度变化截面零件的辊弯成形难题。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 成形 装置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4)、成形轧辊组(5)、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底座(6)和上位机;所述底模(4)固定于所述底座(6)上,所述底模(4)具有与被成形帽型零件底部形状相同的成形槽(4‑1);并且,所述成形槽(4‑1)的长度不小于2倍被成形帽型零件所需成形单元的长度;此外,所述被成形帽型零件包括U型零件以及从所述U型零件的左右两竖边分别向外对称延伸的左压边和右压边;所述左压边和所述右压边具有相同的成形曲线;则:所述成形槽(4‑1)具有首尾相接的m个成形子槽,每个成形子槽的长度与被成形帽型零件所需成形单元的长度相同,每个成形子槽的槽外沿轨迹曲线与被成形帽型零件的成形曲线一致;其中,m值为所述成形槽(4‑1)长度除以被成形帽型零件所需成形单元长度的整数值;所述成形轧辊组(5)设置于所述底模(4)的正上方,设所述成形轧辊组(5)包括n道次的成形轧辊(5‑1);其中,n为自然数;每个所述成形轧辊(5‑1)均包括主成形轧辊(5‑1‑1)以及位于所述主成形轧辊(5‑1‑1)左右两侧、且高于所述主成形轧辊(5‑1‑1)的左辅助轧辊(5‑1‑2)和右辅助轧辊(5‑1‑3);所述成形轧辊(5‑1)的成形角度指:所述左辅助轧辊(5‑1‑2)的外部径向曲面与所述主成形轧辊(5‑1‑1)轴向之间的夹角;同时,也为所述右辅助轧辊(5‑1‑3)的外部径向曲面与所述主成形轧辊(5‑1‑1)轴向之间的夹角;所述成形轧辊组(5)的各道次成形轧辊(5‑1)的成形角度从第一道次到最后道次逐次递增;所述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包括x向运动机构和n个z向运动机构;上位机分别与所述x向运动机构和n个z向运动机构连接;其中,x向为被成形零件的进料方向;z向为在加工平面内与x向垂直的方向;所述x向运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成形轧辊组(5)整体在x向移动,即:在所述成形轧辊组(5)整体x向移动时,相邻成形轧辊(5‑1)之间的道次间距为固定值,保持不变;每个z向运动机构唯一对应一个道次的成形轧辊(5‑1),用于独立调节该道次成形轧辊(5‑1)的z值,即:独立调节该道次成形轧辊(5‑1)与所述底模(4)之间的垂向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43933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水切产品顶弯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冷拔加工盘条钢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