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用手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21363.5 | 申请日: | 2015-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5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雅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1/12 | 分类号: | B62D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孙明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用手柄装置,其构成为,将与调节手柄(34a)一同旋转的副臂(49)固定在调节手柄(34a)的基端部上。在支承托架(22a)的一侧支承板(23a)的外侧面上,固定有支承侧部件(52),并且在支承侧部件(52)上固定有弹性材料制的缓冲部件(54)。如此这般,当在使调节手柄(34a)按规定方向作转动时,则在驱动侧、被驱动侧两凸轮面(32、33)的阶梯部彼此间发生抵接之前,其副臂(49)的前端部将与由耐热性合成橡胶所构成的缓冲部件(54)先发生抵接。按照这样构成的转向用手柄装置,当在为要对方向盘的位置进行调节,而使调节手柄(34a)按规定方向(缩小凸轮装置(31a)的轴向尺寸的方向)作转动时,就能够防止随着存在于驱动侧、被驱动侧两凸轮面(32、33)上的阶梯部彼此间的抵接,而产生其不悦耳的异音。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用手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上的转向用手柄装置,该位置调节式转向装置具有:筒状的转向管柱(6b);位移托架(21a),其被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向管柱(6b)的一部分上;转向轴(5b),其以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所述转向管柱(6b)的内侧的状态,将方向盘支承固定在所述转向管柱(6b)的后端开口处呈突出的后端部上;支承在车身侧的支承托架(22a),其具有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着所述位移托架(21a)的1对支承板(23a);调节杆(26a),其以沿宽度方向构成为一个将形成在所述支承板(23a)上的车身侧贯穿孔(24)以及形成在所述位移托架(21a)上的管柱侧贯穿孔(25)作穿插的状态;固定帽(27a),其被设置在所述调节杆(26a)的一端部上;调节手柄(34a),其被设置在所述调节杆(26a)的另一端部上;和凸轮装置(31a),其被设置在所述调节手柄(34a)与所述1对支承板(23a)中的一侧支承板的外侧面之间,并具有与所述调节手柄(34a)一同转动、金属制的驱动侧凸轮(29a)、和与所述调节手柄(34a)的转动无关,而其本身不作转动的、金属制的被驱动侧凸轮(30a),所述凸轮装置(31a),将通过被设置在所述驱动侧凸轮(29a)以及所述被驱动侧凸轮(30a)彼此相面对的侧面上的、沿圆周方向上呈凹凸形状的凸轮面(32、33)相互进行卡合而构成,并通过转动所述调节手柄(34a)来伸缩自身的轴向尺寸,从而伸缩其在所述被驱动侧凸轮(30a)与所述固定帽(27a)之间的间距,所述车身侧贯穿孔(24)和所述管柱侧贯穿孔(25)中的至少一个贯穿孔,将形成为在能够调节所述方向盘之位置的方向上,呈长形的调节用长孔,所述转向用手柄装置的特征在于,其由相对于所述调节手柄(34a)而固定的副臂(49)、和相对于所述一侧支承板(23a)而固定的支承侧部件(52)、和被固定在所述支承侧部件(52)的一部分上和所述副臂(49)中的某一方上的弹性材料,具体为合成橡胶制的缓冲部件(54)来构成,当在使所述调节手柄(34a)向着缩小所述凸轮装置(31a)的轴向尺寸的方向作转动时,所述支承侧部件(52)的一部分和所述副臂(49)中之任一的另一侧与所述缓冲部件(54)发生抵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32136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车转向器
- 下一篇:超声诊断设备、联动式中央刹车控制系统及其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