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复阻尼可调的摩托车倒置式前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96926.2 | 申请日: | 2015-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2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汤永强;郗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弓虽工页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3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 地址: | 40132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复阻尼可调的摩托车倒置式前减震装置,包括双筒缸体和叉管组合,双筒缸体包括外管、内管和端盖,叉管组合包括叉管和底阀座组件,叉管的下端固定在下脚上,叉管的上部和底阀座组件一起伸入双筒缸体的外腔中,在叉管内还安装有前减震弹簧和内管接头,底阀座组件与内管接头之间套装有缓冲弹簧,内管接头外由上向下固套有主活塞和回复阻尼钢片,并通过主活塞锁紧螺母锁紧,前减震弹簧的上端抵在主活塞锁紧螺母上,前减震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叉管底部的减震簧底座上;主活塞的腰部开有环形槽,环形槽外活动套装有活塞环,油针活塞遮挡下侧壁孔的面积决定了回复阻尼的大小。优化了减震阻力油压缩通道和回复通道,且可调节回复阻尼。 | ||
| 搜索关键词: | 回复 阻尼 可调 摩托车 倒置 减震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回复阻尼可调的摩托车倒置式前减震装置,包括双筒缸体和叉管组合,所述双筒缸体包括固连在一起的外管(1)、内管(2)和端盖(3),所述叉管组合包括叉管(4),以及固连在叉管(4)上端的底阀座组件(5),所述叉管(4)的下端固定在下脚(6)上,叉管(4)的上部和底阀座组件(5)一起伸入双筒缸体的外腔中,在所述叉管(4)内还安装有前减震弹簧(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的下端接有内管接头(8),底阀座组件(5)与内管接头(8)之间套装有缓冲弹簧(9),所述内管接头(8)外由上向下固套有主活塞(10)和回复阻尼钢片(11),并通过主活塞锁紧螺母(12)锁紧,所述前减震弹簧(7)的上端抵在主活塞锁紧螺母(12)上,前减震弹簧(7)的下端固定在叉管(4)底部的减震簧底座(14)上;所述主活塞(10)的腰部开有环形槽(10a),主活塞(10)上部的外壁上开有贯通至环形槽(10a)的纵向缺槽(10b),相邻纵向缺槽(10b)之间的活塞主体(10c)上开有上下贯通的第一油孔(203),所述环形槽(10a)外活动套装有活塞环(13);所述内管(2)中装有油针(21),油针(21)的上端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油针底座(22)、过渡螺栓(17)和调节螺栓(18),所述油针(21)与油针底座(22)通过螺纹连接,过渡螺栓(17)的下端抵在油针底座(22)的顶部,过渡螺栓(17)与内管(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18)的下端穿过端盖(3)插入过渡螺栓(17)顶部对应设置的缺槽(17a)内并能带动过渡螺栓(17)一起转动;所述内管(2)的下端设置有油针活塞(19),所述油针活塞(19)遮挡下侧壁孔(201)的面积决定了下侧壁孔(201)的过油量,所述油针活塞(19)与内管接头(8)之间装有油针复位弹簧(20),所述油针活塞(19)上开有第二油孔(204);当减震装置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并开始压缩前减震弹簧(7)时,所述活塞环(13)在第一油腔(101)油压的推动下向上运动并抵在环形槽(10a)的顶部,位于第一油腔(101)的一部分油液经主活塞(10)与叉管(4)之间的缝隙进入纵向缺槽(10b),最后流入底阀座组件(5)与主活塞(10)之间的第二油腔(102);位于第一油腔(101)的另一部分油液流入内管(2)内腔中并分成两路,其中一路经内管(2)的下侧壁孔(201)进入所述第二油腔(102),另外一路依次经过油针活塞(19)上的第二油孔(204)、内管(2)的上侧壁孔(202)进入底阀座组件(5)与端盖(3)之间的第三油腔(103);当前减震弹簧(7)开始回复时,回复阻尼钢片(11)的外侧端在第二油腔(102)油压的推动下向下翘曲从而露出第一油孔(203),同时活塞环(13)向下运动并抵在环形槽(10a)的底部,位于第二油腔(102)的一部分油液经第一油孔(203)回到第一油腔(101),直至第二油腔(102)油压不足以推动回复阻尼钢片(11)翘曲为止;位于第二油腔(102)的另一部分油液经下侧壁孔(201)回到内管(2)内腔中,位于第三油腔(103)的油液依次经过上侧壁孔(202)、第二油孔(204)回到内管(2)内腔中,汇合后一起流回第一油腔(101)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弓虽工页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弓虽工页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19692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工业减震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制动蹄带摩擦片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