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导体器件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7444.3 | 申请日: | 2015-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0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M·阿加姆;T·C·H·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金晓 |
地址: | 美国亚***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的结构。提供了半导体器件,包括:半导体衬底;第一半导体区,形成为在半导体衬底上掺杂区;漂移区,形成为在第一半导体区内并在半导体衬底上的第一导电类型第一掺杂区,漂移区有第一掺杂浓度;第一漏极区,在漂移区内形成为第一导电类型第二掺杂区,第一漏极区有大于第一掺杂浓度第二掺杂浓度;第一漏极区内的第一导电类型第二漏极区,第二漏极区有大于第二掺杂浓度的第三掺杂浓度;第一半导体区中的第二导电类型体区,横向地间隔远离漂移区;体区中的第一导电类型源极区;以及第二导电类型埋置区,埋置区在源极区、体区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漂移区的至少一部分之下,不在第一漏极区和第二漏极区之下。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半导体衬底;第一半导体区,形成为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掺杂区;漂移区,形成为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区内并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掺杂区,所述漂移区具有第一掺杂浓度;第一漏极区,在所述漂移区内形成为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掺杂区,所述第一漏极区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掺杂浓度的第二掺杂浓度;在所述第一漏极区内的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漏极区,所述第二漏极区具有大于所述第二掺杂浓度的第三掺杂浓度;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区中的第二导电类型的体区,横向地间隔远离所述漂移区;在所述体区中的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源极区;以及第二导电类型的埋置区,所述埋置区位于所述源极区、所述体区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漂移区的至少一部分之下,但不位于所述第一漏极区和所述第二漏极区之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11744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点胶辅助治具
- 下一篇:IGBT芯片散热包围模块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