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托圈冷却水供给管路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2857.6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0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新;李涛;董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转炉托圈冷却水供给管路布置结构,包括:与转炉托圈进水口相连的进水管和与转炉托圈出水口相连的回水管,在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自动阀门,在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自动阀门,在转炉托圈的出水口和第二自动阀门之间的回水管上设置有放水支管,在放水支管上设置有第三自动阀门,第一、第二、第三自动阀门均由控制器控制。上述转炉托圈冷却水供给管路布置结构能快速切断转炉托圈中冷却水的供给和回水管中的管道压力,从而及时控制转炉托圈漏水喷溅,并且在回水管上还设置了用于使转炉托圈中冷却水快速流出的放水支管,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转炉生产的安全隐患。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冷却水 供给 管路 布置 结构 | ||
【主权项】:
转炉托圈冷却水供给管路布置结构,包括:与转炉托圈进水口相连的进水管和与转炉托圈出水口相连的回水管,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自动阀门,在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自动阀门,在转炉托圈的出水口和第二自动阀门之间的回水管上设置有放水支管,在放水支管上设置有第三自动阀门,第一、第二、第三自动阀门均由控制器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06285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诊断发炎性肝病的方法和组合物
- 下一篇:用于远程化学材料分析的模块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