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并联防反接保护控制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36328.9 | 申请日: | 2015-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1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中;郑周坪;吴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讯和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电池并联防反接保护控制板,它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三极管的基极与电阻四串联后连接至单片机的5脚;PMOS管二的5脚分别与二极管八的正极、电池正极端、二极管三的负极、二极管五的正极连接,PMOS管三的5脚分别与二极管七的正极、电池正极端、二极管四的负极、二极管六的正极连接,二极管七的负极、二极管八的负极连接在一起并与电阻六的一端连接,电阻六的另一端分别与高电平端、单片机的1脚、电容一的一端、电容二的一端连接,电容一的另一端、电容二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它能在电池并联使用的场合防止发生电池反接引起的短路,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独特的短路保护机制,不会造成功率的损耗。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联防 反接 保护 控制板 | ||
【主权项】:
电池并联防反接保护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电阻一‑电阻十、PMOS管一‑PMOS管三、电容一‑电容二、二极管一‑二极管八、三极管、单片机,电阻一的一端分别与二极管一的正极、二极管二的负极以及电池的负极端连接,二极管一的负极连接高电平端,二极管二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三的正极、二极管四的正极连接并接地;电阻一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二的一端、电阻三的一端连接,电阻二的另一端与PMOS管一的5脚连接,电阻三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7脚连接,PMOS管一、PMOS管二、PMOS管三的1脚、2脚、3脚均连接在一起同时与电阻五的一端连接,电阻五的另一端分别与PMOS管一、PMOS管二、PMOS管三的4脚连接同时连接至三极管的集电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基极与电阻四串联后连接至单片机的5脚;PMOS管二的5脚分别与二极管八的正极、电池正极端、二极管三的负极、二极管五的正极连接,PMOS管三的5脚分别与二极管七的正极、电池正极端、二极管四的负极、二极管六的正极连接,二极管七的负极、二极管八的负极连接在一起并与电阻六的一端连接,电阻六的另一端分别与高电平端、单片机的1脚、电容一的一端、电容二的一端连接,电容一的另一端、电容二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二极管六的负极与电阻七串联,电阻七分别与电阻十的一端、单片机的3脚连接,二极管五的负极与电阻八串联,电阻八分别与电阻九的一端、单片机的4脚连接,电阻九的另一端、电阻十的另一端均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讯和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讯和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03632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电流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气式电力管道密封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