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供热时滞性实现热电机组参与系统调峰调度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1024034.5 申请日: 2015-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5656064B 公开(公告)日: 2018-02-02
发明(设计)人: 黄大为;于娜;蔡国伟;宗晓英;张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电力大学
主分类号: H02J3/28 分类号: H02J3/28;H02J3/46;F24D19/10
代理公司: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22102 代理人: 陈传林
地址: 132012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是一种利用供热时滞性热电机组参与调峰调度的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供热时滞性的数学表达形式、总热负荷的优化调度、利用时滞性调节热电机组的出力范围、风‑电‑热综合调度模型和优化模型求解策略等内容。利用供热时滞性,在几乎不影响人民工作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热电机组不参与调峰或参与调峰容量小为电网调峰带来的难题。具有计算简单、结果合理、易于实现且应用价值高等优点。
搜索关键词: 利用 供热 时滞性 实现 热电 机组 参与 系统 调度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利用供热时滞性热电机组参与调峰调度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内容:1)供热时滞性的数学表达形式用以下模型来表示热网回水温度τh,t、建筑物室温τn,t与热网供水温度τg,t、室外温度τw,t之间的关系,供热时滞性的约束条件表示为τh,t=Σj=1Jαjτn,t-j+Σj=0Jβjτg,t-j+Σj=0Jγjτw,t-j---(1)]]>τn,t=Σe=1Eθeτn,t-e+Σe=0Eφeτg,t-e+Σe=0Eωeτw,t-e---(2)]]>热电厂抽汽供热流量与热网供回水温度之间的关系用下式表示Pht=Gcp(τg,t-τh,t)---(3)]]>式中:J、E表示模型的阶次,温度的单位统一为℃;为抽汽机组t时段抽汽供热流量,MW;G为热网水流量,t/h;cp为定压比热容,J/(kg·℃);2)总热负荷的优化调度通过当前时刻的采暖建筑物的室内温度、供热流量、室外温度预测下一时刻的室内温度,根据下一时刻室内温度的变化趋势,实时调节热电机组的供热流量,合理分配全网的供热流量,使所有参与调度的抽汽式机组的发电功率调节范围之和最大,目标函数表示为:maxΣi=1βPimax-cv1,ihi-[ui(cm,ihi+Ki)+vi(Pimin-cv2,ihi)]---(4)]]>约束条件:0≤hi≤hT,imax---(5)]]>Σi=1βhi=H---(6)]]>ui+vi=1                                         (7)uihmed,i≤uihi≤uihT,imax---(8)]]>0≤vihi≤vihmed,i                                     (9)目标函数中,cv保持恒定进气量条件下,改变供热抽取量时发电机功率的较少量,cv,1为最大电力出力条件下与之对应的cv值,cv,2为最小电力出力条件下与之对应的cv值;cm为在背压运行条件下热功率和电功率的弹性系数;hmed为在机组发电功率最小条件下的供热功率;为抽气机组的供热功率上限值;Pimin、Pimax分别为抽气机组的发电功率上、下限值;Ki为常数,β是系统内热电机组的数目;约束条件中,供热功率hi要满足功率上下限约束;各发电机组的发热总和要满足供求平衡;ui、vi为0、1变量,分别表示抽气机组的关状态(0)和开状态(1);3)利用时滞性调节热电机组的出力范围基于抽汽式机组的运行工况,对于一个给定的供热功率h,其输出电功率可在一定可行的范围内进行调节,改变供热功率h值,会使机组的出力调节范围产生相应的影响;传统的热电机组的调度方式下,抽汽式机组的供热水平基本保持不变,因此抽汽式机组的调峰能力有限,抽汽式机组的电热特性数学描述如下:PCHP,it≥min(cm,iPh,it+Ki,PCHP,imin-cv2,iPh,it)PCHP,it≤PCHP,imax-cv1,iPh,it---(10)]]>其中,分别为抽汽式机组i在凝气工况下最小、最大有功出力;为抽汽式机组i在t时刻的发电出力;式(10)给出了抽汽式机组热功率与发电功率之间的数学关系,由此能够计算出在给定的热功率的条件下抽汽式机组的发电功率的上下限,考虑了热网和采暖建筑物的供热时滞性后,热电机组的供热流量根据采暖室温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通过降低热电机组在负荷低谷时段的供热水平,来增大抽汽式机组的发电功率的上下限,从而使热电机组具备调峰的能力;4)风‑电‑热综合调度模型在满足电、热平衡的前提下,以系统发电成本最小为目标,通过对热电机组、常规机组和风电机组的出力的优化分配,因此,优化目标函数为其中:F是系统的煤耗总量;是系统内第i台热电机组t时段的煤耗量,且是系统内第i台常规机组t时段的煤耗量,β是系统内热电机组的数目;δ是系统内常规机组的数目;T为运行周期;约束条件A.供电平衡忽略网损条件下的系统供电平衡约束Σi∈βPCHP,it+Σi∈δPCON,it+Pfst=PDtt∈T---(12)]]>其中:为系统内第i台抽汽式机组t时段的电出力;是系统内第i台纯凝机组t时段的电出力;是风电场t时段实际出力;是系统在t时段的负荷预测值;B.供热平衡忽略传输损耗条件下的供热平衡约束Σi∈βPh,ij=PD,hj---(13)]]>其中:是第j座热电厂i台机组t时段的热出力;是区域i在t时段的热负荷预测值;C.各类机组电出力约束D.抽汽式机组电出力约束:如式(10);E.纯凝式机组电出力约束:PCON,imin≤PCON,it≤PCON,imax---(14)]]>F.风电场出力约束:0<Pfst≤PWDt---(15)]]>其中,分别为纯凝机组电出力最小、最大值;是风电场在t时段的预测出力;G.抽汽式机组热出力约束抽汽式机组的热功率约束按照式(4)~(9);H.机组爬坡率约束-rCHP,idownT60≤PCHP,it-PCHP,it≤rCHP,iupT60---(16)]]>-rCON,idownT60≤PCON,it-PCON,it-1≤rCON,iupT60---(17)]]>其中,为第i台纯凝式机组向下/上最大爬坡速率限值,MW/min,为第i台抽汽式机组向下/上最大爬坡速率限值,MW/min;T60为单段运行时长,为60min,机组最大爬坡速率处于最大功率4%~5%的水平;5)优化模型求解策略首先采集历史时刻的典型负荷数据,确定需要优化的时段和机组类型;在未进行优化调度时,计算室温和供水温度;获得小时级下的室内温度与供热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热电机组的总供热功率;在保证全网热电机组的电出力调节范围最大的前提下,采用0‑1整数规划的方法,求解各台热电机组的热出力,由此确定热电机组的发电出力上下限,模型以24小时为一个运行周期,以4小时为一个时段,从第N时段起采集前一时段中t‑1、t‑2、t‑3时刻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供回水温度作为已知条件,逐时段向前递推室内温度和供热流量,以常规机组、热电机组和风电的发电功率作为决策变量进行优化计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102403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