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64881.3 | 申请日: | 2015-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2;C22C1/06;C22F1/04;H01M2/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 地址: | 45128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铝合金中Si、Fe、Cu、Mn、Zn、Ti的百分含量,以增加有用成分、降低有害成分;并在生产过程的熔炼工段采用大型永磁搅拌设备,铸造过程采用自动调速系统的铸造机,均匀热处理采用分段均热、严控铝合金铸锭温度,热粗轧11道次,成品退火工段使用电退火炉;在整个生产阶段,严控铝合金温度,防止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晶粒粗大现象,制成的铝板、铝带具有良好的深冲拉伸性能。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壳用铝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硅0.1~0.15%,铁0.45~0.5%,铜0.09~0.12%,锰1.05~1.15%,锌<0.05%,钛0.04~0.05%,杂质元素合计≤0.10%,其余为Al;所述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向熔化炉中加入16~20吨的纯铝锭和20~24吨的3系铝合金废料,熔炼6~8小时得到熔体温度720~750℃铝合金熔液基体;扒出铝合金熔液表面的浮渣,取样分析铝合金熔液基体的化学成份,对比上述的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化学成份要求,向铝合金熔液基体中加入铝合金添加剂,使用大型永磁搅拌设备搅拌,得到合金元素均匀分布的铝合金熔液;(2)铝合金熔体精炼:向铝合金熔体中通入氩氯混合气进行一次精炼,精炼温度控制在730~740℃,精炼时间为20分钟,取样、分析铝合金熔液化学成份,对比上述的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化学成份要求,向铝合金熔液基体中加入铝合金添加剂,微调,使其达到成份要求范围;向铝合金熔液中通入氩氯混合气进行二次精炼,精炼温度控制在720~730℃,精炼时间30分钟,扒渣,静置;(3)铸造:铸造温度控制在700~720℃,铸造速度控制在50~55mm/min;(4)铣面:将步骤(3)处理后铝合金铸锭切头切尾,铣面,大面单侧铣面量≥15mm;铣面后铸锭表面光滑,无明显刀纹,铣面后厚度为610±1mm;(5)均匀热处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铝合金铸锭在均热炉中分两个阶段进行均匀热处理,第一阶段的铝合金铸锭温度控制在590~595℃,保温14小时;第二阶段的铝合金铸锭温度控制在540~550℃,保温4小时;铝合金铸锭出炉温度控制为515~530℃;(6)热轧:将步骤(5)处理后的铝合金铸锭进行热粗轧11道次,粗轧至厚度为32mm,粗轧后温度控制在420~450℃;将粗轧后的铝合金铸锭进行3次精轧至厚度为6mm,精轧后铝合金卷坯温度控制在300~320℃,在热轧过程中使用乳化液润滑和冷却铝合金铸锭;(7)冷轧:将步骤(6)处理后的铝合金卷坯冷轧至成品,成品厚度为1.0~2.0mm;(8)退火:将步骤(7)处理后的铝合金成品进行退火处理,所述的退火工段采用电退火炉,炉气初始定温550℃,待铝合金卷温度达到350℃后,炉气定温改为500℃,并保温1小时,出炉铝合金卷的温度控制在360~370℃;(9)精整和包装:将步骤(8)处理后的铝合金进行精整处理和包装入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6488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高膜均匀性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镍基耐蚀合金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