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螺旋桨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高压输送滑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4898.4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8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聂万胜;陈庆亚;田希晖;姜家文;车学科;张立志;田学敏;丰松江;何浩波;候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39/08 | 分类号: | H01R39/08;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141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螺旋桨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高压输送滑环装置,属于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领域。本装置组成包括螺旋桨桨毂、同步转动滑环、2个碳刷支架。2个碳刷支架上的碳刷分别连接激励电源高压输出端、接地端,每个碳刷支架均设置绝缘套筒,使碳刷与外部实验平台绝缘,同时碳刷沿套筒轴向滑动可调。同步转动滑环设置2个电极环,分别为高压电极环、接地电极环,每个电极环两侧均设置绝缘垫片,内侧设置绝缘内环与之装配。电极环采用高压导线与桨叶等离子体激励器连接,通过在绝缘内环上设置开槽,每个电极环均可接通2根导线。本装置结构紧凑,零件加工简单,拆卸装配方便,可靠性高,动平衡性好,维修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螺旋桨 等离子体 流动 控制 高压 输送 滑环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螺旋桨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高压输送滑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桨桨毂(11),安装在螺旋桨动力轴上,所述螺旋桨桨毂(11)包括桨毂前端盖(120)和桨毂后端盖(130);其中,所述桨毂前端盖(120)和桨毂后端盖(130)分别包括端面和装配面,在所述桨毂前端盖(120)和桨毂后端盖(130)装配面的连接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桨叶装配槽,所述桨毂后端盖(130)的端面上设有导线孔(8)和螺栓孔,所述桨毂前端盖(120)和桨毂后端盖(130)的装配面上分别设有导线槽(7),在所述螺旋桨桨毂(11)的两侧形成高压导线输出孔(4),通过所述高压导线输出孔(4)将所述螺旋桨桨毂(11)内的高压导线引出;同步转动滑环(21),内六角螺栓B(240)依次穿过后绝缘垫片(213)、绝缘内环A(230)、中绝缘垫片(212)、绝缘内环B(250)以及前绝缘垫片(211)的螺栓孔,与所述桨毂后端盖(130)的螺栓孔装配,以固定所述同步转动滑环(21),所述绝缘内环A(230)外侧连接正电极环(222),所述绝缘内环B(250)外侧连接负电极环(221);其中,所述绝缘内环A(230)沿径向内侧设有开槽A,所述绝缘内环B(250)沿径向内侧设有开槽B,在所述开槽A处通过十字圆头螺栓(231)头部引出两根正极高压电线,所述十字圆头螺栓(231)底部接触所述正电极环(222),在所述开槽B处通过十字圆头螺栓(231)头部引出两根负极高压电线,所述十字圆头螺栓(231)底部接触所述负电极环(221);2个碳刷支架(31),分别通过三角肋板座(330)固定在实验平台上;所述碳刷支架(31)上分别设有碳刷(341),其中一个碳刷与所述正电极环(222)接触,另一个碳刷与所述负电极环(221)接触;与正电极环(222)接触的碳刷连接激励电源高压端,与负电极环(221)接触的碳刷连接激励电源接地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3489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