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启动全程自养脱氮滤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1104.0 | 申请日: | 2015-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赵世勋;关宏伟;张艳辉;曾辉平;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启动全程自养脱氮滤柱的方法属于废水自养脱氮领域。其步骤为:按1:3~3:1的质量比取亚硝化生物滤柱和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柱的滤料,依次排布两种滤料,在限氧连续流条件下启动自养脱氮滤柱。首先,在低负荷条件下启动全程自养脱氮滤柱,随着滤柱内微生物对环境的不断适应,滤柱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直到氨氮基本被去除。随后进入高负荷培养阶段,采用保持进水基质浓度不变、缩短水力停留时间的方式来提高进水氨氮负荷,强化滤柱的处理性能。相比于传统自养脱氮滤柱的启动方式,本方法具有启动快速,总氮去除负荷高,厌氧氨氧化菌用量少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动 全程 自养 脱氮滤柱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启动全程自养脱氮滤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照1:3~3:1的质量比取亚硝化生物滤柱和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柱的滤料,按亚硝化滤料、厌氧氨氧化滤料的顺序依次排布两种滤料,每层滤料厚度为1~30cm,滤层共2~60个;滤柱底部设置进水口和曝气装置;以合成废水作为进水基质,进水NH4+‑N浓度为80~120mg/L,投加NaHCO3将基质pH控制在7.6~8.2之间;溶解氧通过转子流量计和溶解氧测定仪联合控制;根据进水负荷的不同分为以下两个阶段:阶段I为低负荷适应阶段:接种初期,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6h,滤速为0.1~0.3m/h,通过调节气体流量计使得滤柱中溶解氧在0.2~0.5mg/L,当反应器连续5天以上氨氮去除率大于90%,总氮去除率大于75%时,认为微生物已经适应了反应器的水力条件,滤柱初步启动成功;阶段II为负荷提高阶段:保持进水NH4+‑N浓度不变,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至1~3h,滤速为0.2~0.6m/h;通过提高曝气量来使得反应器溶解氧在0.4~1.0mg/L之间;当反应器连续5天以上氨氮去除率大于90%,总氮去除率大于75%时,认为全程自养脱氮滤柱启动成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2110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