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式混凝土工程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16630.8 | 申请日: | 2014-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0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华;闫广聚;聂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华;闫广聚;聂志刚 |
| 主分类号: | E04G15/04 | 分类号: | E04G1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式混凝土工程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型腔模包括骨架和气囊,型腔模将预埋在一期混凝土断面处的紫铜止水片卡在凹槽内,在型腔模气囊内设定气压,分层浇筑二期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后,释放气囊内的气压,吊出型腔模,即可在二期混凝土断面形成半圆型腔,在半圆型腔内注入熔融沥青即可达到止水作用;本发明可以解决水利工程因地层不均匀沉降或错动引起的变形缝渗水问题,型腔模可重复利用。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混凝土 工程 变形缝 止水 型腔模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气囊式混凝土工程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所述的型腔模包括骨架和气囊,所述的骨架为矩形钢板,厚度2‑4mm,长度大于变形缝高度20‑40cm,在中部折出/焊接凹槽,凹槽深度为15‑30cm,凹槽宽度5‑10cm,骨架含凹槽宽度30‑50cm,在骨架的两侧纵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固定孔,在骨架的上端凹槽上设置吊孔,在骨架的下端设置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半径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骨架的两侧边设置45°倒角;所述的气囊为橡胶浇铸,气囊为半圆或大半椭圆柱形,其平面的中部纵向设有气囊凹槽,气囊凹槽的尺寸与骨架凹槽匹配,其凹槽壁和两侧壁的厚度大于前壁圆弧的厚度;所述的气囊的上端设有气门嘴,下端设有密封的底,气囊的纵向平面的两侧设有数个固定点,各固定点的位置、尺寸同对应的骨架的固定孔并匹配;型腔模的组装:将气囊凹槽对准骨架凹槽,气囊底部设置在骨架底座上,位于气囊后面平面的固定点卡进设置在骨架对应的固定孔中组装成一体即完成型腔模;实施该气囊式混凝土工程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和步骤:1)一期混凝土浇筑:将止水紫铜片有折角的一边预设在混凝土变形缝的断面处,紫铜片纵向设置于混凝土断面宽度的中间,其宽度预埋一半,凸出一半,固定模板和止水紫铜片后浇筑一期混凝土;2)型腔模的设置:一期混凝土凝固数天,在混凝土断面处设置型腔模,型腔模的骨架凹槽卡在一期混凝土断面凸出的止水紫铜片上,在骨架两侧的混凝土断面上设置沥青油毛毡;3)气囊加压:在设置好的型腔模的气囊内从设置在气囊上部的气门嘴加入压缩空气,气囊形成一定气压;4)二期混凝土浇筑:设置好气囊气压和模板后,二期混凝土根据断面高度分层浇筑,每次每层50cm,等下层初凝具有一定硬度后再浇筑上一层,直至达到需要的高度;5)型腔形成:在二期混凝土初凝后,放出气囊内气压,在骨架的吊孔中设置吊钩,吊出型腔模,在二期混凝土断面处形成半圆形型腔;6)灌注沥青:在半圆形型腔内灌满熔融沥青,冷却即可;7)在设置多个变形缝时,重复上述步骤1)‑6),沥青做一次灌注或数次灌注;吊出的型腔模及时清理、保养,储存,以利重复利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华;闫广聚;聂志刚,未经王东华;闫广聚;聂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1663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紧固系统的杠杆式压迫组件
- 下一篇:涂料刷架





